敢问荷有何意 听之认之——徐松的写意油画艺术 2012-07-03 17:22:0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徐松的艺术世界是灰色的,灰色是不想说,在这个世界上,灰色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黑白两种终极颜色的混合体,在饱满的中间地带飞扬着复杂而暧昧的色彩。

 

越过青葱岁月的懵懂,步入社会的历练,跌撞中体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卸下抵御创伤的盔甲,思绪或喷涌而出,或娓娓道来。

 

画笔于他,是喉舌,也是安抚灵魂的安慰剂。如撕裂的风在画布上疾驶,驻留的乃是心痕。

 

他笔下的荷花没有“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的情趣,却有着“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

 

画什么要懂得其情意,他酷爱画枯荷,因为他懂荷,懂得它生命的各种状态,在别人眼里的残败不堪,于他却是保存新生力量,孕育新生命的开始,以另一种姿态矗立在自己的位置上,也许不那么光鲜,也许没那么绚丽,但是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欣赏自己,坚持自己,才是真我的表现。

 

枯荷几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尝、“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繁盛,在逼蛰的寒风中坚守着那弧洁白的果实。

 

文人墨客往往寄情于物,抒情言志,徐松虽推脱不敢以文人墨客自居,却在行骚客之实。

 

作品《荷系列一》、《荷系列二》中,以暖灰为背景基色,衬托的墨荷更加柔和,画中枯荷濯然自立,虽无过度晕染,却也虚实相宜,轻重徐疾交错用笔,落得个银衣素裹,灵气之中孕育沧桑之感,默自低头,含蓄不语。

 

《晚荷一》、《晚荷二》以一个“晚”将荷置于特定的时间之中,引观者仿佛体会到了秋天的丝丝凉意,在披着夕阳余晖的傍晚,独自赏荷,别一番意趣。瑟瑟秋风送来的不是凋敝,全源于荷的谦逊与执着。

 

脱俗、清丽、宁静这些词汇似不足以赞赏她的气质。徐松笔下的晚荷,在暖灰的垂暮映衬下,点点月光碎在枯荷周身,雾岚瘴霭,烟洇虚渺。

 

他的油画写意性很强,这与其平日里的文化积累和文化背景不无相关,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中国美学的特点即是表现、抒情、言志,充满着美与善的和谐,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统一意境。面对他的画面,需要一种直觉去悟心性所在,似有若无的朦胧之感给人以意境之美,引人无限遐想。

 

宋朝周敦颐作《爱莲说》,将莲荷比之“花之君子”,暗指人格之高尚,一言以蔽,光明磊落。

 

 

徐松的油画作品中总有浓墨淡彩总相宜的感觉,显影出传统的水墨精神。

 

历代的画家画鱼都是鱼与水交融的情景,以此来表达鱼对水的依赖,水对鱼的包容,而元代画家喜藉鱼来表达人的个性。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情实感。

 

他欣赏倪瓒、石涛、黄宾虹,却极力避免受其影响太深,避免流失自身的灵性,换句话说,对传统的挖掘需要新的精神注入,否则将会僵于传统的既有高度无法显现自身创作的价值所在。

 

《鱼系列》的尝试与探索,是徐松在漫长求索中的一个过程,力求摒弃大师们的影响,追寻真正的自我。

 

偌大的画面中只有一只鱼凝滞在被定格的一瞬,大多表情嗔怪,眼神惊恐、傲然、犀利,嘴巴大张仿佛有话要说。有种高旷纵横的气势,而无鱼特有的自在漫游的优柔。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