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九方皋》转嫁风险 2012-07-04 11:07:48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奚耀艺 点击:
把一张伪作炒到高价,是否也会像上述情况那样去贷款、去信托、去融资?把风险转嫁给其他普通民众?这样牵涉到公众利益的设局事件就不能简单化了,媒体和相关人士应该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监督拍品的流向。

把一张伪作炒到高价,是否也会像上述情况那样去贷款、去信托、去融资?把风险转嫁给其他普通民众?这样牵涉到公众利益的设局事件就不能简单化了,媒体和相关人士应该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监督拍品的流向。

 

6月25日晚,一张真假备受质疑的署名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在上海宝龙春拍中以2000万元起拍,一路叫价至8900万元落槌。该件作品的高价成交即刻在拍卖收藏界引起波澜。特别是曾以1.26亿元拍走李可染《韶山》的海南买家张振宇,对此次拍下作品出人意料的高调宣传,让人疑窦丛生。

 

作品真假存疑宣传误导事实

 

在拍卖前的数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该作品是国内知名收藏家郭庆祥(微博)送上海宝龙拍卖,对此郭庆祥在微博中辟谣回应:“是不可能的!这张破画和我没一点关系!”

 

单从作品本身看,此件油画《九方皋》在构图上截取了徐悲鸿同名中国画的右半截,原作中五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四匹马变成了一匹马。再从造型上分析,人物和马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从色彩上去观察,笔触随意涂抹,粗制滥造,毫无徐氏毕生坚持的所谓惟妙惟肖的美学追求。

 

此外,对《九方皋》的质疑还集中在宝龙拍卖公司对该作品曾经出版、著录的宣传误导。如有证据显示1934年第7期《美术生活》出版物发表的是国画《九方皋》,而非宝龙声称的油画《九方皋》。其一系列的行为证明拍卖公司在虚造声势,误导买家,为拍品做不符合事实的广告。

 

监督伪作流向警惕风险转嫁

 

作品拍卖完成后,在接受雅昌网的采访时,买家张振宇说:“这可是一张极为难得的好画。”又说:“1931年的徐悲鸿30多岁,这么画怎么差啦?画得这样难道不够好吗?我们去比对那些1930年代初徐悲鸿画的很多油画,其实都是停留在这种水平。”张振宇另一个论据是绷布的内框装订得太出色了,它是个原内框,认为这种内框在那个时代必然是一个大家才配有的装订水平。

 

如果我们对比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的、完成于1930年的另一幅徐氏重要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就可以看出两幅作品的风格根本就是两回事,即使普通人也能看出孰真孰假!

 

一个买家在拍卖场上争夺一件作品,出多少钱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是真实拍卖,能支付应缴的税额,真真假假和旁人有何干系?我想媒体、收藏界和公众关心的不单单是一件赝品被某买家高价收藏或假拍、炒作、做局的事件,更关心的是这件藏品今后的命运是否会关联到公众的利益。    

 

之前,我们已经听多了买家拍入作品后,拿着成交记录去银行抵押贷款,或成为某艺术基金的信托产品,也有买家在拍卖场上举下作品后迟迟不付款,等到在文交所或其他经济体融资所得后,再向拍卖公司支付钱款,这些事件已经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真实发生了。现在,把一张伪作炒到高价,是否也会像上述情况那样去贷款、去信托、去融资?把风险转嫁给其他普通民众?这样牵涉到公众利益的设局事件就不能简单化了,媒体和相关人士应该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监督拍品的流向,不能再云里雾里了。

 

奚耀艺(艺术品投资顾问)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