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全是查税门的事儿,某日跟金融圈的一个朋友聊起来,他很快便反应,这件事不仅仅是查税那么简单,有关部门突然发威,主要矛头还是针对目前的艺术基金。
从涉事人员背景来看,民生系作为出头鸟被首先击中,这也与他们很早便开始艺术基金的运作有关。再加上近日农行副行长杨琨正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并由此牵出神秘藏家王耀辉及其操纵的艺术品信托问题,这一消息也证实了朋友的猜测——以艺术品基金、信托为由的私募基金泛滥,导致有关部门开始着手整顿这一个金融监管的盲点。
据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共发行了60多款艺术品信托产品,资金规模达到70亿元左右,目前大约有30多家从事艺术品投资业务的公司。像前文中提到的王耀辉,据某杂志介绍,截至2011年底,他所控制的雅盈堂已发行4只信托,融资总额高达8.7亿元,最大手笔便是2010年以4.368亿元的天价拍下黄庭坚的《砥柱铭》。在拍下《砥柱铭》不久之后,王便联合吉林信托以上述作品抵押,于2010年9月30日成立“雅盈堂艺术品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4.5亿,期限为两年。
一般来说,艺术品信托产品给投资者承诺的回报率都在10%—13%之间,加上管理费用、投资顾问费用等,艺术品信托基金的发行成本要在15%—17%之间。而2008年—2010年是中国艺术品基金创办高峰期,大部分基金的封闭期都在两年左右。熟悉艺术品市场运作的人都知道,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想实现盈利难度很大,按正常操作流程来说,仅选作品一项也要耗去很多时间,更不用说靠差价盈利了。
那么这些艺术品基金都是怎样赚钱的呢?建立美术馆,组建专业团队,策划大型展览……这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这样做的话,每年12%的回报率根本就是空谈,但要是将这些投资人的钱拿来贷款给别人呢?比如地产公司,那可是每年30%—40%的回报率!大家用脚趾头都能算出这其中的暴利了吧。当然,这里面的玩法还有很多,包括前文提到的4个多亿拍下《砥柱铭》然后再将其抵押的案例,便是其中一种。没办法,金融圈的人介入艺术界他们只能这样玩,真要等着买家排着队来买画赚差价,在他们眼里那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在这个资本游戏之下,所谓的艺术品仅仅是圈钱游戏中的一个砝码——这让人悲哀又无奈。也许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当代艺术野蛮生长,乱世里看谁的招数多套路狠,谁就有空可钻有利可图。可是有一点得记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清算的时候已经来了。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