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2012年6月29日16:00,《余地——吕振光、李杰双人展》在艾可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在艾可画廊的主空间及0号楼同时进行,这也是0号楼的首次对外开放。展出的新作既体现出他们对于艺术的相似态度,也蕴含着吕振光、李杰之间朴素的师生情谊。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孙冬冬在前言中写道:展览中的吕振光与李杰,这两位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作为制度化的个体——当代艺术系统内的同行,有着各自不同的际遇,也在自己的际遇中彼此遭遇:吕振光是李杰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求学时的老师,并且两人的师生之情一直绵延至今,在工作维度以外,滋长出另一层面的人际联系。
相比自己的学生,吕振光的艺术之路要多费周折,甚至他在绘画实践上每一次的转变都伴随着一次大的迁徙。吕振光年幼时由大陆移居香港,在1970年代后期求学于台湾,毕业之后在1980年代初转到美国纽约短暂居住,再又回到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担任教职,直至在1994年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硕士毕业后重回香港,吕振光总是在异地完成他在绘画上的转变。
回溯吕振光在绘画上的历次转变,我们会发现,他的画作逐渐褪去的不仅仅是形象、图式、符号与笔触——虽然在绘画史的叙述中,这条线性的轨迹已被反复提及,但落实于具体的个人,例如对于吕振光而言,绘画最终走向“极简”的观念范式,其实是他面对艺术史所提供的诸多可能性时的一种个体选择。无论是哪一种选择,艺术家对于绘画内部问题的理解都会化为一次具体的实践,物化成一幅具体的作品,只是他一旦转向行动,都将生产出一种经验与体验的混合物,其个体的“有限性”也随之显现。
吕振光早年一次次离开香港,又一次次折回,在亲身经历多次文化上的碰撞之后,促使他重新思考艺术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当他意识到实践的“有限性”的时候,相反的,他自身也就从艺术实践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其中固然有随年岁与阅历增长后对于生命的体悟,但他没有将其引入东方式的玄学,而是将他的绘画实践纳入对平面空间的形式建构中,并且纵向线条的形式表征也就此基本稳定。吕振光曾将自己现阶段的绘画实践比作日常的“立饮行耕”,但这种态度所对应的意识并非直接对应于现代都市(或许,所谓的“都市”从未真正进入过吕振光的内心),而更多关乎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根性联系,也正是这种超越现实的时空感为心灵拓展出一片自由的天地。
相比于自己的老师,李杰同样也将“日常性”贯彻于他的艺术作品中,但他所处理的却是一种浸淫于都市的经验。无论是他之前手绘的花格桌布(被他铺在桌面),还是最近实践的由生活用品构设的室内环境,都像是从日常家庭中截取的某个无人的时空片段——看上去私密、隐晦,又暧昧的令人遐想——室内在物理上阻隔了外部世界的干扰,而现成品的间距与位置关系,让观者在观看时完成某种非线性的想象。李杰曾多次提到这些现成之物与个人记忆之间的关联性,或许正因如此,由物本身(其中也包括吕振光的画作)绵延出的时空幻觉化解了外部世界施加的局促与不安。
当因为展览,吕振光与李杰被置于同行的比对关系之中时,两位艺术家在艺术观念上的相近性成为营造一种合适的美学形态的工作基础。正如展题“余地”所示,展览一方面旨在化解艺术制度所制造出的竞争,呈现吕振光与李杰两位艺术家的个体实践,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彼此的参照,将隐藏于个体实践中的意识层面的共通性显现出来,为反观他们个体的艺术实践留下新的立足点。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展至201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