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左:杨毓麟作品
上后:王荣植作品
下:沙子鉴作品
2012年7月7日下午四点,“栖迟”三人联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空间站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10幅作品,它们出自艺术家沙子鉴、王荣植、杨毓麟之手,三人迥异的艺术风格同台演绎相似的内心世界,即由现实世界去感知个体内心的不安。艺术家沙子鉴作品的画面较为含蓄,情感的传递也相对温和;王荣植与杨毓麟则单刀直入,不论是画面的处理手法还是色彩的运用,相对更明朗畅快。现场,99艺术网编辑采访了艺术家沙子鉴。
沙子鉴与其作品
沙子鉴的关键词:海归 梦境 感受
沙子鉴在出国之前,参加过众多重要的展览,而自2005年出国之后,其活动主要在国外,这次联展是其“海归”的首次出镜。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两种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差异,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沙子鉴说:“出国后在创作上的变化特别大,刚到法国,感觉一下子有了土壤,今天展出的这些关乎梦境、树林等题材的作品主要是在出国之后完成的,之前我也一直比较关注内心世界,但在国内那段时间有点压抑,思考得也不够成熟。”据艺术家介绍,这批作品在国外构思,在国内找的素材,包括模特和场景等,一般在国外已经画完了,但回来以后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重新进行了整理,所以每幅画几乎是画了两遍。
沙子鉴的作品有种忧伤、流逝之感,不经意间会发现其作品有何多苓的味道,绿色丛林间光影的飘忽不定、时间的流光溢彩、人影的若即若离等,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我认为任何一个艺术家自觉或不觉得都会受到他者的影响,你无论怎么画都会有人画过,无论用什么方法什么题材,在你前边都有一个人或几个人画过,不管怎么样,我认为表现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沙子鉴如是说。
作为一个海归艺术家,出国前后国内的环境变化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以出国之前与现在的艺术环境相对比,沙子鉴则认为“整个艺术环境显得更商业化了,很多作品画得太粗糙了,艺术家也被市场所引导”。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在国外几年的生活与国内社会环境的脱节,他的创作是否还能跟上中国当代艺术的脚步?当然,数字化的当下已然不是过去信息蔽塞的时代了。
从整个展览的效果上来看,则有两个令人疑惑的地方。
质疑1、展览的概念——“栖迟”
据主办方介绍, “栖迟”引于中国古典诗文,本有“休憩,隐遁,漂泊,耗散”之意,后又有“留恋,安息,延续”之意。但重点是,如何将展览主题与三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融为一炉”只字未提。如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三位艺术家皆为当代社会情境所困惑,个体生命体验欠佳,当下意味更重一些;而题材上也未见得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更没法谈“安息”。不安、困苦、茫然隐约能感受到,现场艺术家沙子鉴说得最多的两个词是“感受”和“梦境”。
质疑2、展览的属性
此次展览虽为三人联展,但从门口的海报到展厅的布局,无不让来者质疑展览的属性。展览海报以沙子鉴的作品为背景,辅之以此次展览简单的文字介绍;展厅中共展出10幅作品,沙子鉴的作品占到七成,参展艺术家杨毓麟两幅、王荣植仅一幅。主办方透露,王荣植的作品主要是因为运输公司出了点问题,错运到了长沙,据说在未来几天将更换艺术家墙上的作品轮番展出。但一进展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主要集中在沙子鉴的作品范围内,其他两位艺术家显得“太低调”了,有观众感慨,何不以“个展”的形式出现呢?那样可能效果会好点。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7月29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空间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