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一级与二级?
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由就是因为内地市场仅用了20年时间就走完了欧美市场百余年的发展轨迹,而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遗存让当下艺术市场内乱象丛生,而其中最大乱象之一就是:当下很多市场参与者甚至研究者,都没有明确“一级、二级市场”的基本概念和了解两者间的健康关系。
“一级、二级市场”原出自股票资本市场中的专用名词,在艺术市场内,一级市场一般是指画廊、艺术博览会、艺术经纪人圈子(国内市场有将由艺术家自售和经纪人直销构成的营销网络称为“一线市场”的习惯),一级市场参与者从艺术家与传世艺术品持有者处通过买断、代理、合作等模式直接取得艺术品,再经运营包装后,最终推介给藏家进行销售;二级市场是指拍卖公司通过向画廊等一级市场参与者、藏家征集的形式组织并筛选一批艺术品举办拍卖会,进行第二次销售;而近年来随着艺术品金融化“呼声”加剧,将艺术品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化以便资本运作的“三级市场”正在慢慢形成。
在欧美地区,相对成熟的“一、二级市场”配置模式是所谓的“1:30-50”,也就是指1家二级市场的拍卖行要对应30到50家左右的画廊或者古玩店,两者规模之比可见一斑。作为艺术生产者的艺术家,其在世期间几乎不可以自售作品(否则要赋超重税),而是要通过画廊销售,更不可能直接进入拍卖行,这就是为什么在欧美地区“大众印象”一位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优劣,人们习惯观察的是其隶属于哪家知名画廊。
关于两者之间的市场区划,长久以来一个诙谐说法是“一级市场卖‘站着的人的东西’,二级市场卖‘躺着的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一级市场画廊主要以经营在世艺术家作品为对象,而过世艺术家作品抑或传世艺术品主要会再拍卖会上出现。在世艺术家作为一级市场的直接生产者,其生产(艺术创作)是延续、发展、变化的,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程度则是靠画廊的参与和运作,包括展览、沙龙、公共场合、博览会,再加上媒体宣传和研究者的艺术评论,画廊作为直销平台是在世艺术家作品和社会活动的集聚地与出发点,大众通过画廊了解艺术家,直接在画廊就可以购得价位合适的在世艺术家作品,就没必要去拍卖场上与人竞价了,画廊也可以将价位控制在一个稳定上升的局面上。反之,如若艺术家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作品常登原本没有生产者的二级“代销”市场,无论价位高低都会侵噬画廊或者画廊藏家的利益,所以只有过世艺术家作品、传世艺术品,或者是在世的艺术家的某一类风格已经停产的艺术品可以进入二级市场,否则就是抢夺了作为其基础的一级市场的生存空间,而没有了一级市场的铺垫,二级市场也会因为丧失新鲜血液而萎缩,所以此举多少有些杀鸡取卵的意味。
当前国际市场现实状况是,两大巨头(苏富比与佳士得)为了实际利益也不能免俗地上拍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但是相对国内多如牛毛的拍卖公司和比牛毛还多的各色当代专场,两大巨头“杀鸡”的动静倒是小得多。
如何是怪如何不怪?
特殊历史原因让大陆地区原本传统悠久的艺术品行业断档严重,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嘉德从香港地区将艺术品拍卖“照搬”到了北京,内地市场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所谓的“中国现代艺术市场时期”,于是徐邦达先生在嘉德首拍上敲下的“中华第一槌”被普遍认为是内地艺术市场开端的标志。
而始于拍卖的直接结果就是20余年来中国艺术市场以二级拍卖市场马首是瞻,其占尽整体市场的80%份额。而一级市场在内地一反“国际常态”地无论在规模、参与者、知名度、发展成熟度等方面都处于落后局面,这就不是一个
“见怪不怪”的问题,而是从诞生伊始就没有“怪”的概念的问题。所以在解答现今内地市场这种配置“是中国艺术市场特色还是始于开始的畸形”的问题之前,可以先总结下我们在采访诸多国外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市场参与者和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关于内地一、二级市场配置“正常”现象:
一级市场内艺术品价格可以在短期内剧烈波动?
艺术品收藏的最大魅力之一就在于其艺术的本质属性与商品性属性之间“貌似离合”中“离”部分,而这个部分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艺术品的价值在理论上应该是只涨不跌”。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内,一位艺术家的市场行情上扬是社会整体经济形式、行业整体态势、代理画廊包装方式、经纪人运作模式、收藏家数量和作品认知程度等多方面合力的结果,一方面缺失都不可能完成提升,反之一旦提升就应该是一个稳定的水平,其只有上涨幅度快慢之说,鲜有向下波动之谈。而在内陆市场内的艺术品价格可以和金融证券一般在短期内剧烈波动,为此买单的是收藏家经济损失和艺术家名誉损失,这让人对这个市场内艺术品的根本属性是艺术性还是商品性产生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