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敏谈傅雷艺术收藏 2012-07-17 10:15:51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村言 点击:
傅雷以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而名世,事实上,他更是一位艺术鉴赏家。其子傅敏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就傅雷的艺术交往、艺术收藏、艺术理念、教育等畅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父亲的艺术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是真,一切都是以真为本。”

以人为本和独立思考

 

  

记者:你觉得傅雷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对你影响大吗?

  

傅敏:谈不上大不大,就是一种熏陶。

  

记者:就是潜移默化。你觉得他的艺术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是什么?

  

傅敏:真。一切都是以真为本。人本身要真,你做事也要真,你画画也要真,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投机取巧。

  

记者:就包括为人处世也是要真。就包括你欣赏的艺术也是这样?就是有真意,有真趣。有了真,才会有意境或境界,否则,都是虚的。反观当下的画坛、文坛,虚的、伪的太多了。

  

傅敏:“真”是最根本的,你刚才谈到意境,都是虚假的哪来意境?

  

记者:但有个问题:“真”是一个理想的东西,但社会中是一个很虚设的东西,它会使真正的真人不断碰到很多挫折,就像你父亲最后选择了那样的路……

  

傅雷:所以我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记者:所以“真”是和理想主义者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搞艺术、搞媒体、搞文化事业都是相通的。

  

傅敏:我父亲不能到社会上去做事,一做事就碰壁,哪里看得惯!

  

实际上,我对父亲的认识,是一步步深入的。在中学时代甚至大学,我认为父亲只不过是个翻译家而已。随着时间推移,尤其在我整理出版父亲的著译后,我对父亲的认识才开始深入。

  

父亲一辈子给人的印象是躲在书房不问世事,做了大量卓越的翻译工作。但是在我看来,父亲除了在翻译领域的耕耘和贡献,更值得我怀念的是他那高贵的品格。他把人的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我的祖父很早就含冤入狱,染上了痨病,24岁去世,当时父亲只有4岁。奶奶不认字,但非常有见识。孤儿寡母,从偏僻的乡村来到当时人称“小上海”的周浦。父亲对我讲过,在他小时候,奶奶对他管教极严,几乎整天把他关在书房里读书,看到窗外绿树成荫,蝴蝶纷飞,父亲非常渴望外面的世界。

  

父亲和文艺界不少名人都有很深的交情,这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对文艺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有一颗坦荡的赤子之心。我记得1943年,父亲在上海筹备黄宾虹画展,父亲比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小50多岁,两人却成了忘年交。当时黄宾虹人在北平,日本人要给他开画展,他是很有骨气的人,拒绝了。黄宾虹从北平把画作寄到上海,父亲在上海编画册,跑印刷厂,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他还写了一篇文章《观画答客问》,这是第一篇研究黄宾虹画作非常重要的论文。

  

为了调养身体,父亲开始学着种花,他做什么事情都有模有样,一丝不苟。他种了50多种玫瑰花和月季花,那些花开得漂亮极了。花开时节,里弄很多邻居都来观看。那时父亲的朋友为了帮助他摆脱苦闷,送他碑帖让他练书法,结果他的毛笔字也练得非常好,他年轻时的字很漂亮。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父亲的书法开始敦厚含蓄,既体现当时的处境,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

  

父亲喜欢独立思考,正因为他会独立思考,而他独立思考的基础在融会贯通,他不像有些人弄书法就在书法,弄翻译就在翻译,弄绘画就懂绘画,那不行。

  

记者:傅雷先生最后确实是打通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

  

傅敏:对,所以他是站得高、看得广,所以问题就看得比较清楚,他的悟性就在这样一个的基础上的悟性。他的独立思考不是一般的独立思考,因为他的基础好,面广,所以独立思考那就是跟别人的独立思考不一样,他独特的眼光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确实好多人说我父亲这样的大家,这样的人大概很少很少。

  

记者:还有天分高。他对你们从小怎么教育?

  

傅敏:从小对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和独立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他对我们考试什么的不在乎。

  

记者:考得差一点也不要紧?

  

傅敏:你爱考多少考多少。

  

记者:你小时候有一次考得不是太好是吧?

  

傅敏:小学里成绩一塌糊涂。

  

记者:那他后来怎么对你这个成绩的?

  

傅敏:小学我差点蹲班嘛,后来到了1948年因为家里到昆明去,到昆明去靠学校没考上,算了,我爸自己教我。然后回来以后,凭自己同等学力,考了当时的光华附中,后来考上了复旦。从此以后还是自己知道念书了。

  

记者:那时候悟了。

  

傅敏:考上了,自己知道什么原因,知道念书了,从此以后他就不管我了。

  

记者:就是你自由发展,也不看你作业?

  

傅敏:没有,没有像现在的家长,要看孩子的作业,还要签字等等!

 

(实习生王伊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