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不应承载过多功能——艺术家金田访谈 2012-07-17 11:31:10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金田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

金田-两个人-100×100-2007

金田 两个人 100×100cm 2007

 

编者按: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此次展览甄选了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国公众和各国奥运会观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的中国油画。近日,参展艺术家金田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他对东、西方绘画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以及对国内美术教育的思考。

 

记者:由于父母都是画家,您从小就能接触到一些文艺界及美术界的前辈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步步成长,您觉得他们对您在艺术道路的选择上和思想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金田:和其他画家相比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父母都是画国画的,并且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这使得我成长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生活中常有机会与老一辈画家接触。在艺术院校里,与同学相比也少了一种对老师的敬畏感,交流起来会更直接,并且对美术圈子有更多的直观感受和更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成为我在艺术启蒙和发展道路上的优势。

 

记者: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您和杜大恺先生有一短暂接触,杜先生对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两个方面都有独道的见解,您能不能简单谈一下杜先生在艺术方面对您的启迪,再具体谈一下您对东西方绘画不同特质的思考与探索?

 

金田:我大学期间的作品基本受当时的油画教育影响,是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风格。在刘海粟先生出资建立新的南艺图书馆后,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通过画册接触西方的现代绘画,例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等等。杜先生是清华美院教授,也是我敬重的艺术家。大约90年前后,杜先生为敦煌呜沙山旁的新建饭店设计了几幅壁画,我有幸参与了绘制。期间,杜先生有些不经意见解,比如有关东方艺术的审美与现代绘画构成的融合,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装饰所体现的地区精神等等。那段时间正好也是我对现代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并正着手实践中,因此给我带来了更多思考,我的画风开始从写实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写实绘画比较注重再现,要求画作表现立体、空间和透视关系,我看杜先生在绘画过程中会采用二维平面来画,并将中国审美趣味融入其中,他认为平也是一种美,追求形式美当时对我来说感到新鲜。我在杜老师的启发下开始对绘画语言有所追求,注重点、线、面的组合构成方式。并通过这种组合创造类似音乐的节奏感而非简单的再现场景。我常对人讲,大可以抛开作品叙述的故事、表达的观念,而利用直观的审美能力去感受造型、色彩,寻找到自己的偏好。传统绘画伴随着宗教、文学,或诗情画意,作品中会蕴含很多内容,但是音乐没有,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歌词之外曲调本身的美。绘画也可以如此,仅仅通过强调绘画语言来营造美的视觉感受,而不是叙述表达其他的东西,这也是现代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使艺术脱离了现实,实际不然,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产生已经取代了绘画的叙述、记录功能,纪录片等影像对观众的震撼效果远远大于绘画。您的画能够通过绘画本身给更多的人带来喜悦与深思,这才是正真的现实。

 

记者:其实是把绘画本身的一种视觉性加强了、纯化了,人们可以通过绘画本身的视觉感受去交流,是这个意思吗?

 

金田:对。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几乎很少有人去研究从印象派到毕加索时期的画作。而我在日本的近代美术馆展览中看到了大量日本画家创作的印象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风格的作品。即使在战争期间,日本仍有很多艺术家去西方研究现代艺术。相比之下,我国从徐悲鸿、刘海粟那一批留洋艺术家归国后为止现代油画研究与实践断档。建国后又在美术教育上纳入苏联现实主义写实的模式,造成了美术教育的单一。改革开放以后年轻艺术家一下子接受到西方的当代艺术。我个人因为成长环境比较特殊,特别偏爱现代绘画,对这方面的关注也比较多。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坚持中国传统笔墨的书写性。我的父母在这方面也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刚毕业的时候在创作上比较大胆,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鼓励和认可,这对于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十分重要。比如沈行工先生,虽然在学校中只教过我很短的时间,但一直对我十分关心,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后沈老师还特意打电话来祝贺和鼓励我。艺术院校中好的老师并不是按照教学大纲教授绘画技法,而更多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坚持对绘画的态度,引导学生对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解。我认为艺术教育应该首先让学生学会审美而非绘画技法,如果仅仅教授学生技法会导致他们毕业后仍对绘画没有深刻的认知。

 

记者: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来创作作品,您在绘画的时候是如何把握这种感性和理性?并将他们结合在画面当中的?

 

金田:感性可能更多的是激情,很多画家都说自己在绘画中倾注了感情或注入某种精神,来解释作品的份量,但这种说法比较让人迷惑。因为观者会不以为然。我前两天去看望张祖英先生,和他探讨艺术创作。他说他慢慢地感悟到画画一定要有个性,要与众不同,这一点完全能够解释为何委拉士开兹、伦勃朗、毕加索等大家能够在同时代众多艺术家中脱颖而出,直至今日他们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美术馆中供世人欣赏。他们的过人之处不仅仅是情感,其实每个人都拥有情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创作中更多的是需要跳跃性的更敏锐的思考。对生活态度、对艺术态度决定你在绘画中的选择与发挥。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