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工作室暴雨过后现场
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这一场雨的到来,给无数北京周边的艺术家工作室带来大大小小的水灾,这又一次重提了艺术品如何保存的话题。去年的此时,成都的暴雨洗劫了成都老蓝顶艺术区的四十多间艺术家工作室,全部损失在500万元以上。此前798艺术区曾遭遇水管跑水现象,很多艺术作品被浸泡,而在2009年中央美院学生宿舍的一场大火,烧掉很多学生作品……
关于艺术品保存的话题已经不止一次被提起,艺术作品如何保存一直是世界难题,除了水灾、火灾这些突发事件,风吹日照人为破坏,这些日常磨损也在困扰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藏家和艺术机构们。
在此次受灾艺术家工作室走访过程中,艺术品随意堆放在工作室墙角是造成损坏的最大原因,即使在雨水冲进工作室时及时抢救,也难免造成多多少少的损失。艺术品存放方式成为艺术家容易忽略的问题,在多次艺术作品被损坏的案例之后,如今的艺术家已经越来越能够意识到对于作品的保管和放置问题,但更多艺术家所面临的却是经济能力的不允许,尤其是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他们能够支持一个工作室的开销就已经不错,而很难再去进行储存条件的完善。
记者在去年曾经报道过四川成都蓝顶艺术区被淹事件,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在暴雨中被淹,损失惨重,此刻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呢?
在遭受了去年的被淹事件后,大多数的艺术家纷纷搬离了老蓝顶艺术家,廉学洺介绍说:“我现在在新蓝顶青年艺术区,这边全是两层楼,有点儿像别墅一样的房子,实际上就是农民的拆迁房,这边周围环境还比较好,空气也挺好,一出门就可以看到农田,还有挨着新蓝顶有盖的工作室,和他们基本上是隔一条公路,实际上现在成都蓝顶起码是整体都还是可以。
去年跟我一样作品被淹的艺术家中,有十多个艺术家搬到了新蓝顶,剩下的基本上都搬过来了,有一部分是在新蓝顶买的工作室,还有一部分搬到出租的工作室青年艺术区,有少部分几个就搬到其他的地方了。”
其实,在搬离老蓝顶艺术区之后,去往何地可能是这些艺术家要思考的问题,“那边艺术家走的越来越多,又被水淹,周围的家具厂喷漆,空气特别不好,就想到哪儿去,就想到青年艺术区,原来为什么没考虑青年艺术区是因为当时觉得空间有点儿小,不太适合做艺术家工作室,其他地方也没有那种厂房的形式,后来综合考虑,觉得这点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整个新蓝顶的范围都在这儿,还是决定搬到这边。”
想起去年作品被淹的情形,廉学洺依然心有余悸,所以在这次工作室装修的过程中,在选择储藏室的时候,尽量保持空间尽量防潮,不要太阳晒,适当保持通风。 同时表示:“装修因为租的房子,又是工作室,装修都是尽量的没做太多的考虑,因为这边相当于是原来租的老蓝顶那个地方是一个厂房,房顶就是石棉瓦,那个房子基本上还是从那个房子的房顶漏灰下来,灰尘挺大,这边是一个很完整的房子,很饱满,防灰尘什么的,这些方面就比那边好多了。
虽然经历了作品被淹时间,但是总体上艺术家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依然比较弱,“包括有一些画廊这方面的工作都做得不太好,我觉得如果是艺术家的话最好把画做一个架子,每张画像格子一样,每张画放在格子里,一进那儿有一个几十公分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这个画的效果。”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