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文人一起追笔筒 2012-07-25 14:52:17 来源:《鉴宝》 作者:张然  点击: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洗、砚滴、镇尺、臂搁等,即便是放置毛笔的器具也有多种形式,笔筒便是其中重要成员之一。

笔筒最能代表文人情趣

  

笔筒的祖上当为笔床、笔架、笔船和笔格。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技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可见这些文具颇受文人的喜爱。笔床的用法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面至多可放三四管笔。它虽然造型新巧,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笔床和笔船都被明代以后为大量兴起的笔筒取而代之,清代便少见踪影。笔架至今仍在使用,笔筒则盛而不衰,成为存放毛笔的主要案具。笔筒大都造型简单,口底相若呈筒状,非常实用,是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宠爱。

  

明代文人墨客崇尚自然的生活观,讲究做人品味,追求生存格调,因此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斋头清玩之器,精到细琢的笔筒,从侧面展示着人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有些文人雅士甚至亲自奏刀制作,以拥有精美绝伦的笔筒为荣,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笔筒的制作与发展。

  

明清笔筒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明代笔筒以竹为主

  

明代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甚少,一则是缺少知名的刻工,二则有些器物上没有刻工姓名,加之竹制品本身不易保存,难以见到出土之物,故具体年代极难定夺。明代中叶之后,竹刻名家辈出,竹刻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二者兼备的类型转变,竹笔筒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明代竹刻名家有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代,以浮雕和圆雕的深刻法创竹刻嘉定派;有濮仲谦,以不事精雕细琢,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斫磨的金陵派。

  

就传世的明清笔筒看,有光素器物,不加雕饰以本身的纹理和色泽取胜,朴实无华,素雅大方,但相对来讲,工艺韵味稍差,为藏者所不重。深刻法亦为明代笔筒刻法之一,其典型特征是纹饰全部陷入地之中,有时下剔达七八层,运刀如笔,玲珑剔透。如竹雕白菜笔筒,为明代竹刻名家朱三松刻制。筒式,色泽棕红,筒壁刻有白菜两棵,叶片或挺或伏,叶脉清晰,一只螳螂伏在菜叶上。其刀法为陷地深刻,菜心陷地最深,线条婉转流畅,颇见功力。明代竹笔筒还有浮雕一种,利用深浅不同的刀法,表现出纹饰的层次感,雕工精细,有古朴典雅之美。明代竹笔筒中有留青一派,所谓的留青,也称贴簧、文竹、竹簧,经煮、晒、压,胶合或镶嵌在木胎及竹胎器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饰,由于簧色洁净无瑕,有如象牙。虽然从雕琢的工艺上似乎不及镂雕、高浮雕精湛,但古朴之中别有韵味。

  

笔筒应该是竹木制在前,瓷制在后。朱松邻生活于嘉万时期,为嘉定派竹刻始祖,所存真迹罕见,但他对后世影响极大。南京博物院所藏高浮雕竹刻笔筒,老松仙鹤虬劲古拙,定为朱氏仅存真迹。此笔筒作于1571年,为隆庆5年。此为已知最早的带有纪年的笔筒。《长物志》也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花梨即黄花梨木,明式家具常用之良材。由此可知,明末竹笔筒大兴,且品级高于木质的。从工艺要求上看,竹笔筒比瓷制少有限制,任何人均可以因地因材制宜。所以,竹制笔筒各流派争雄斗艳。

  

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中极难一见。天启、崇祯时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