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能把苹果画成楼房,把冰箱画成高架桥,把小鱼画成大船。”有着20年美术教龄的魏睿老师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画家,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的头发颜色可能不一样,小草都会跳舞。
画得“像”不是美术教育的目标
画满图案的凳子、涂上油彩的模特、铺在桌面的老粗布,在市区魏睿老师的儿童画室,墙上挂满了孩子的天真童趣,苹果里画上了小木屋、大气球甚至成了太空舱。
描述起孩子们的创意,魏睿兴奋地说:“在孩子们眼里,它不是一个小小的苹果,而是填充着孩子最热烈的情感,他们把最喜欢的符号都放进来了。”魏睿认为,儿童作品充满了属于孩子个人的故事,只要大人用心聆听,就会发现小画家对每个图案花纹的设计都有他自己的想法。
魏睿说,自己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看到孩子们把简单的静物画得千变万化,让她最郁闷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作品的不理解。有的家长开着好车来接孩子,文具书包都是最好的,却对孩子一天辛苦完成的作品看都不看。偶尔看过以后,大人还指责孩子画得“不像”。
在魏睿看来,孩子画的是属于他个人的世界,他的想法都是独特的。孩子不是照相机和复印机,让孩子画得“像”不是美术教育的目标。如果单纯讲究“现实逼真”,那么美术可能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家长往往习惯用成人世界的固有思维来评定孩子,其实人文艺术本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排座次打分数的方式是和艺术本质相违背的。孩子们看似奇怪的想法,也许是创新的开始。”魏睿说。
帮孩子在体味经典的同时坚持个性方向
魏睿认为,静物素描是西方写实美术的基础,它是重光影、讲透视,养成技巧的重要方法。但这种美术理念的理论支撑是现代人文哲学。年龄过小的孩子对这种哲学理念还不能理解,满堂硬灌的教学最终会让孩子对美术失去兴趣,失去最宝贵的童真和想像力。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特点,所以阶梯式的引导教学更合适。10岁到11岁是孩子的一个关键转型期,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突然话少了,沉默了,从小学画的孩子却不知道怎么下笔了。其实这是他们开始从童真思维向具象思维转型,成年人‘逼真’、‘比例’、‘逻辑’等思维开始影响他们。”魏睿说,这期间孩子开始质疑自己,往往有沉重的挫败感。
如何帮孩子平稳顺畅地度过这个转型期呢?魏睿认为,这期间的痛苦不完全是坏事,它能让孩子开始独立思考,甚至学会质疑和思辨。但从童真思维到成年人思维之间的极端转换不划算,因为那是在彻底否定自己,孩子心灵会产生长期的阴影,而童年的创造力和活力都会受到损伤。
在美术课堂上,魏睿努力去疏导这些孩子们的矛盾情绪,让他们在临摹大家画作基础上加彩涂料,在体味经典的同时坚持个性方向。在记者看来,魏睿的小班化教学、个性化辅导,更贴近于传统社会的私塾。她的课堂里没有“不对”、“不像”、“不好”等字眼,更多的是“真有意思”、“没想到”、“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精彩”等鼓励性语言。
其实,贯穿这一课堂的是现代设计中的“创意理念”,打破传统“照相机式”模式化教育。魏睿说,我让孩子学习美术是为了培养他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位、有趣味的人,而不是让他成为模仿和复制的机器。“每个孩子都是无可替代的”,发现并培养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自信,也许我们就能不辜负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