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是个鬼行最要防赝品 2012-07-31 09:56:03 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点击:
梅摩指数显示,在1900年至2010年的110年时间里,投资国债和黄金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左右,但投资艺术品的年化收益率是15%。巴菲特号称股神,有人算了一笔账,其年化收益率也就10%左右。

梅摩指数显示,在1900年至2010年的110年时间里,投资国债和黄金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左右,但投资艺术品的年化收益率是15%。巴菲特号称股神,有人算了一笔账,其年化收益率也就10%左右。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盛世收藏”奠定了经济基础,科技的进步又使这段时间成为历史上出土文物最多的时期。中国收藏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

 

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经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今年以来,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是4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

 

在此宏观背景之下,世界各国财政疯狂,货币超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居民存在银行的资产缩水。楼市低迷、股市深不见底、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个人投资路在何方?近日,记者多方采访后获悉这样一个信息:收藏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收藏或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收藏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近日,深圳市收藏协会副会长杨思明对记者说,根据梅摩指数,1900年巴黎筹备世界博览会,组织百位艺术家举办大型联展,苏富比、佳士得负责拍卖。110年后的2010年,96%的艺术家作品还在苏富比、佳士得进行拍卖。而1900年全世界最牛的股票交易指数是道琼斯指数,蓝筹成份股33只,今天只有通用电气了。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若非巴菲特出手相救,通用电气也会有财务困难。这说明艺术品寿命要比股票更长。

 

杨思明告诉记者,股民都知道,在股市赚钱的人是少数,大多数股民是亏损的。炒期货的风险更大,所谓5%的人赚95%的人的钱。与此不同的是,收藏不是少数人赚多数人钱的游戏,收藏赚的是藏品本身的价值。

 

杨思明进一步说,梅摩指数还显示,在1900年至2010年的110年时间里,投资国债和黄金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左右,但投资艺术品的年化收益率是15%。巴菲特号称股神,有人算了一笔账,其年化收益率也就10%左右。“数据表明,收藏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涛提供的数据佐证了杨思明的观点。他说,中国文物数量本就不多。“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仅180万件,但美国博物馆所藏文物共有1500万件。”而且,中国目前许多可收藏的文物均不能进入拍卖市场,另外有30%~40%的文物则将永远被收藏家存放在家里,从不进入市场。长此以往,在市场上交易的文物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文物收藏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间。

 

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表示,目前,中国收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收藏队伍明显加大,藏品质量明显提升。收藏队伍里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自身并不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却具备独到的眼光,依靠知识的力量去收藏的收藏者;另一类则是有资金实力,借助专家的力量大资金注入的收藏者。而这些大资金的介入后,收藏的门类上便出现明显的变化,原本并不值钱的一些收藏品价值得到明显提升。郭学雷认为,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盛世收藏”奠定了经济基础,科技的进步又使这段时间成为历史上出土文物最多的时期。“中国收藏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郭学雷说。

 

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乱象丛生

 

“现在不仅是收藏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收藏界假货泛滥的时期。”郭学雷告诉记者, 由于媒体的大量宣传,尤其是鉴宝类电视节目的热播,普通老百姓对收藏的关注日趋火热。但收藏特别是艺术品、文物等收藏其实只是一种小众游戏,门槛很高,不仅需要资金支撑,还需有鉴赏知识等多方面相关的能力。普通老百姓的介入只会助长收藏界假货泛滥。

 

郭学雷称,目前,“乱象丛生”已成了中国收藏圈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很大的古玩城,但这些古玩城却都以卖假货为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杨思明以文物拍卖为例说,对拍卖的文物,国外的拍卖行是必须保真的,但中国的拍卖行是不保真的,因为拍卖法就是中国的几大拍卖行的老板起草的。由于内地拍卖行的做法,弄得香港的拍卖行也不保真了。“如果保真,那他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一个假文物,藏家通过多次展览、自拍后,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

 

刘涛告诉记者,吴树在《谁在拍卖中国》一书里曾对全国各城市古玩市场进行过一次深度调研。调研发现,现在全国古玩城里所销售的艺术品、文物90%都是赝品。而那10%的真品情况也较为复杂,其中8%属于晚清、民国等时期档次较低的文物,2%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交易的出土文物。古玩城赝品泛滥为何监管缺位?“收藏这个行业很特殊,真假很难鉴定,没有具体标准,市场监管难度大,收藏者只能凭自己的火眼金睛。”刘涛说,在深圳,花几十万甚至上千万买回一堆破铜烂铁的现象不在少数,在全国,这种情况也很普遍。

 

首先应树立传承文化的理念

 

“不管搞什么收藏,一开始就奔着钱去的肯定搞不好。”郭学雷认为,收藏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文化价值,每个艺术品、文物都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背后无不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信息与历史文化。作为投资,其投资收益只是藏品本身的文化附加价值而已。经济价值是跟着文化价值走的,如果藏品的文化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即使经过炒作在短时间内会获得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最终还是会劳而无功。因此,“无论搞哪一种收藏,都应先从文化着手,从艺术着眼,牢固树立以收藏为统领,传承文化、欣赏艺术、陶冶情操的理念。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将来获得的经济回报才更为可观。”

 

“而且,一开始就太注重赚钱,在收藏的选择门类上也会受到限制。”他以香港藏家天明楼葛师科先生为例说,葛先生以收藏元青花瓷、明清官窑等各类瓷器为主,最初介入收藏时仅凭对这类瓷器本身蕴含的文化的兴趣,那时的人们还未关注到这类瓷器。后来,瓷器价格被炒高、人们纷纷介入时,他的收藏已形成完整体系,不仅文化价值高,经济回报也极高。

 

深圳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彭小昆在收藏界被称为“唐卡大王”,他对郭学雷的观点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他所收藏的一张法皮唐卡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其价值无法估量。他告诉记者,法皮唐卡就是在人皮上画的唐卡,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前才有,而且为数不多。

 

由于用人皮来画唐卡太残忍,从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藏传佛教规定不允许再制这种法皮唐卡,法皮唐卡所采用的皮制吸制法由此失传。如果不知道这些关于唐卡背后的文化,有人给你讲故事说,他有清代法皮唐卡,你只能听人家忽悠,并遭受经济损失。“搞收藏光有财力不行,还得刻苦学习与藏品相关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彭小昆这样建议。

 

暂没准入的藏品升值潜力大

 

据了解,1982年,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法律明确规定,除文化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即国有博物馆和国营文物商店)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从而彻底封死了民间一切文物流通的渠道。关于上市文物年限的规定,1992年,为了加强对逐渐自发兴起的文物旧货市场的控制与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又明确规定,1911年以前的物品以及1911年~1949年之间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物品只能由国家文物商店经营,1911年~1949年的一般物品在实行文物监管的前提下才能在旧货市场销售。这等于对国营文物商店和民间文物旧货市场的经营范围分别作了划定。说白了,古董店不能经营出土文物,古玩市场“明”的只能玩传世品,在传世品中文房杂项较其他文物不显眼,是古董圈惟一能玩、能经营的古董品项。

 

无论年代,一律不准出境的文物包括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完整的)、空心砖、画像砖、彩画砖、犀角、象牙、碑刻、官窑及私家款识的瓷器、档案等,古建筑构件暂时一律不准出境。其他主要以三个年限来划分:一是1795年以前的文物一律不准出境(特许出境的除外);二是1911年以前的一部分文物,如建筑模型图样、钞票、乐器、书札、壁画、戏曲道具、名家款的紫砂器等不予出境;三是1949年以前的一部分文物,如少数民族文物、名家篆刻、钞版、油画、水彩画、速写画、玩具(近代仿洋玩具)、唱片、墨、有价值且稀见的外国图书等不予出境。具体范围,由国家文物局授权的各地文物出境鉴定站掌握。

 

这就是说,文物有一个收藏者不可不知的准入问题,准入的时机也是文物升值的时机。杨思明说,暂时没有准入的东西升值潜力大。但准入的时机谁也说不准,因为准入的文物范围,全“由国家文物局授权的各地文物出境鉴定站掌握”。某个文物品类的准入也许要经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就需要收藏者随时掌握文物准入信息。

 

郭学雷则举例说,深圳几个专门收藏历代铜镜的收藏家,当他们开始收藏铜镜时,铜镜并未允许上市交易,也不受主流收藏者认可,当时的铜镜价格自然很低。但他们出于兴趣仍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收藏体系,连省级博物馆都无法与之相比。现在,这些铜镜已获准上市交易,价格现在已翻了十几倍。其中一位收藏的一面唐代铜镜,最初购买价才10多万元,现在已超过300万元。

 

既不能跟风也不能盲目自信

 

见收藏元青花赚钱就收藏元青花,看到沉香升值快就一窝蜂收藏沉香……这是目前收藏界普遍现象。对此,郭学雷说,真正的收藏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市场上正热炒的东西,其实投资机会已经不大。盲目跟风没意义,只会将原本已趋于不理性的市场炒得更加疯狂。”郭学雷表示,真正的收藏要独具慧眼,不跟风,不盲从,通过专业知识去发现、挖掘一些别人并未重视的东西。

 

郭学雷告诉记者,他所认识的上海一位收藏家刘先生,就是不跟风的人,他利用自己的观察与知识收藏了大批唐代人的生活器用,这是收藏界从未涉及的领域。这些藏品蕴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文化信息,对了解唐人生活、研究唐代历史极其重要,其价值也无法估量。

 

谈到收藏,郭学雷还表示,“交学费”是每个收藏者都不可避免的事情。他认识的一位资深收藏家告诉他,由于太相信自己的眼光,前不久被骗了几百万元。“搞收藏一定不能太自信,太自信肯定会犯错,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越是想要的东西越容易犯错,也越要小心求证。”除了要自己做好案头功课外,还要懂得听取多方意见,如参观博物馆或者向专家请教,还可依靠目前较成熟的科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走弯路。

 

收藏界是个鬼行最要防赝品

 

杨思明提醒,收藏界是个鬼行,守不住的人进来后连自己是谁都忘了。搞收藏切忌听故事,只看真实的东西。故事讲得越生动,东西越有问题。深圳曾经有个藏家,最初进入收藏界时,就因为听人家讲故事,收藏了几千万的古陶瓷,经过科学鉴定后,结果只有一个乾隆年间的民窑小花瓶是真的。“这样的事情在收藏界海了去了。”

 

而且,郭学雷还强调,搞收藏除了做好案头功课、注重自身的学习、了解收藏品的概况和提升鉴赏能力外,还要注意的是不能“闭门收藏”。郭学雷建议,搞收藏最好有一个朋友圈子,或者加入一个收藏群体,如果有一个收藏群体,一出什么差错便会有人帮忙指出,这样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深圳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昌晟说,搞收藏最大的风险就是买到赝品。如何防范这种风险?韩昌晟认为,为防止买到赝品,要做“三好”收藏者:

 

一是要有好心态。一个好心态首先就是喜欢收藏,喜欢藏品中蕴含的典型民族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其次是虔诚的信仰和敬业精神,把做好每一件成品作为崇高的使命,从而超强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是为国为民藏宝集萃的责任感、使命感。心态好了,品位高了,诚信自律,就不会总想着投机取巧花小钱拣大漏,就不会为贪小便宜吃大亏,才能买到物有所值的好东西。

 

二是要找准好老师。要有一个好的入门向导。收藏界历来水深,不可能无师自通,不找老师就要交出高昂的学费。这几年形成全民收藏的格局,本来是好事,但有这么一批人,对古玩一无所知,仅靠买几本古玩方面的书籍读一读,凭个人兴趣和感觉,便以投资目的购买大件重器,甚至倾其半生或毕生财力收购成批器物,好运者真品凤毛麟角, 多数人竟无一件珍品。

 

三是勤实践培养好眼光。在实践中多锻炼自己的鉴赏识别能力,要多读书尽量博学,开拓思路和视野;要多看实物,真伪藏品反复比对;“好眼光”也不全指是自己的眼光,还包含借助于老师、专家、行家的好眼光,要多向他们虚心求教,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相关资讯】紫砂壶收藏再掀热风 专家传授大师壶鉴定秘籍

 


【编辑:张长收】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