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刘礼宾讲座于7月31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 2012-07-31 11:33: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因“人”而“异”刘礼宾讲座关于20世纪中国雕塑表现对象及“雕塑家”的变迁于7月31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

20世纪中国雕塑表现对象及“雕塑家”的变迁

时间:2012年7月31日 下午2:00
 

地点:苏州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凭票或预留电话入场)
 

参与方式:①领取门票 ②电话预约 ③网络预约
 

领票地点:苏州美术馆前台
 

预约/咨询电话:0512-82280915
 

主讲人简介
 

刘礼宾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讲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学术委员。
 

批评思路:由对图像式绘画的批判,转向对中国抽象绘画的发掘。从多个层面反思二元对立思维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期望以“零度”态度作为突破口,涤荡笼罩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庸俗社会学阴霾,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自足创新。近期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立基点:反思和质疑,以及现实介入性。期望反思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逻辑基础,重新提及超越性艺术的当下价值。
 

策展:“形无形Visibleinvisible”中国抽象绘画展(第1、2届,2006年、2008年)、“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2007年)、“雕塑——隋建国与他的几个学生(2010年)、《罚死他Faster——康靖个展》(2011年)、《民国雕像展》(2011年“经典北京”专题展)、《一起去看海》(2012年)
 

合作策展:“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研究展”(2008年)、“虚城计——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2008年)、“智性与意志的重审——798艺术节主题展”(2009年)、“证伪——何香凝美术馆九大美院油画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 (2009年)、“局中戏——何香凝美术馆九大美院油画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2010年)、《雕塑中国——中央美院雕塑专业师生回顾展》(2012年)
 

论文:“中国抽象绘画的阐释”、“‘再见’是一种必需的态度”、“仅作为表态的前卫性”、“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欢’”、“二元对立的隔绝及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呈现”、“奥利瓦解读的价值与悖谬”、民国人民的美术史等。
 

著作:《现代雕塑的起源——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激越、归零、直面、中庸:展望创作的几个状态》)(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时代雕像》(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
 

译著:《艺术与艺术家词典》(Dictionary of Art and Artists )(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一译者)
 

讲座简介:
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表现主体首先经历了“由神到人”的变化。民国时期,则主要以领袖人物、名人像为最重要的表现对象。新中国建立后,表现对象的身份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相对于民国雕塑风格基于古典主义之上,呈现出的一些个人面貌来讲,建国后的雕塑风格上更加统一和概括,乃至抽象化和模式化。改革开放之后,以“真实的人”为表现对象的雕塑创作屡屡成为雕塑史上的经典之作,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克平的《沉默》,90年代展望的《坐着的女孩》,世纪转折时的梁硕的《民工》、向京的《女孩》等等。雕塑表现主体因“人”而“异”。
 

20世纪初,由于中国经历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分层以及社会角色的划分也延续了西方的划分模式。于是,以往的“雕匠”、“塑匠”继续受着着既往的身份划定的限制,以民间的方式继续延续。“雕塑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角色开始出现,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民国前的“雕塑家”身份并没有得到充分确立。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参与大量大型集体雕塑项目的创作,“雕塑家”的身份终于得以确立,但一定程度上仍然局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螺丝钉”的话语范畴之中。改革开放之后,“雕塑家”对“反思的个体”、“知识分子”身份的潜在认同,使他们开始脱离既往的社会角色划分,以自己的创作处理社会问题。“雕塑家”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艺术领域的职业。在这个过程中,“雕塑家”对自我主体的认同发生转变。“雕塑家”也因“人”而“异”。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