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闫平在接受采访
采访:孙倩、99艺术网
编 辑:99艺术网
编者按:2012年7月24日至31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国子监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西厅展出,此次展览汇聚了国内油画界30多位重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高度的油画艺术家,意在用油画艺术的形式向伦敦奥运观众展示当代中华文化的风采,为更好地呈现参展艺术家的风采,99艺术网在国子监艺术馆的配合下采访了参展艺术家闫平,她就自己创作的题材,艺术教育与创作的关系,油画艺术的情感诉求等发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在您的艺术成长过程中哪些大师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闫平:中国的齐白石、黄宾虹对我影响比较大。齐白石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家,不论是从事油画还是国画的艺术家们都很喜欢他,这并不是因为他画的多么惊天动地,而是画中有一颗童心和绘画技术的高度结合,引起共鸣的人,特别多,要在绘画里面一直保持拥有真诚孩童一般的心非常不容易,但这点他做到了。黄宾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画面的笔墨韵味上,虽然他最终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的效果我不是太喜欢,但他绘画过程中的风雨迷蒙用笔深深地打动了我。
西方的毕加索和马蒂斯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大,毕加索让我了解到什么是造型,单纯说形就是照搬一个东西把它画出来,而造型就是要创造一个形,所以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化,因为他要追求自己满意的造型,创造那种形,这个形是有源之水,来自生活,并不主观臆造,可信。只有画画的人才知道这非常的不容易;马蒂斯的画非常简练,对生活的把握甜而不俗,在马蒂斯的画里面有一种很清新、很绘画的表露。
记者: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时候需要某种强烈的情感激发,同时又需要一种特别的理性分析研究,两者结合才能付诸画面创作,您是如何平衡这两点的呢?
闫平:感觉、感情、激情还有健康的身体这些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的重要,在创作的时候,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也非常的重要,如果艺术家的感情和激情精神不饱满,就不能打动自己感染别人,对艺术家来说这点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向学生强调理性的重要性,理性思维会帮助艺术家们将激情落实到实处,还可以不那么手忙脚乱,让你的生活、创作和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统筹和安排。
99艺术网:您常常会针对某一主题进行长期的创作,比如《母与子》系列《小戏班子系列》,但您却做到了每一张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您是如何保持和延续主题创作的鲜活性的?
闫平:到现在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前十年我的创作更多的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后十年是在寻找绘画的方式,再后十年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特别好的画家,所以无论是过去的《母与子》及目前正在创作的《戏班子》和《花》的系列,这些都是对我生活走向的一个显示,这些题材应该是具有共性的和久远性的,比如说《母与子》,一个能不断的延续的题材,因为是人类永恒的感情。
《戏班子》的想法不太一样,我觉着作为一个中国人,从事油画创作要有本民族自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油画这个画种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油画的发展已经一千多年,而中国油画才一百多年,所以中国油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样走,很多的画家希望在画里有一点中国的意味,但我不希望是拿着毛笔画油画,或者是拿着油画画国画,这个太表面了,但是这种探索的状态还是很重要的;总有开始做,在我思考的时候我希望有一个可以借鉴的东西,比如西方印象派时期曾借鉴过日本浮世绘的绘画因素,受到这个启发,我想到了中国戏曲,中国戏曲的东西几千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戏特别多,而且每句台词都非常深入人心,我就想试一试,借用一下传统戏剧的方式,看能不能在绘画里走出一种新的可能性来。
99艺术网:你刚才说到《母与子》、《小戏班子》,看您的作品感觉您是一个情感细腻的艺术家,《母与子》流露出的是一个内在的关注,到了《小戏班子》感觉您跳出来了,由一个参与者变成一个旁观者,是这样么?这种变化是怎样出现的?
闫平:参与者、旁观者,对我来说都是选择的角度,《小戏班子》它的人物造型、基本情节是跟着我走的,这台戏是我搭建起来的,里面有我的感情是理所当然的,这也与我有感而发的创作方式相吻合。孩子慢慢长大了,但我的心永远充盈母与子的题材是母性的选择,而戏班子从女性的角度去建立一个我要的世界。
99艺术网:上面谈到身份的问题,闫老师您既从事教育工作,又是一位艺术家,这两种角色您是怎样来平衡的呢?
闫平:一点都不矛盾,作为艺术家创作出好的作品对教学有直接的帮助,使教学的问题更有深度、力度。所以我很努力,因为我想做一个负责任的,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99艺术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学习或者模仿老师的创作,您在教学中是怎样带来引导学生的?
闫平:也许在某一阶段可以先靠近哪一个画家,总的来说我特别不希望自己的学生看起来单一像哪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张他们向整个西方美术史学习,因为我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同时每一个好的老师都特别警惕这一点。当然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学习老师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说京剧里面的梅派,他们的学生为什么称之为梅派呢?一定是他把梅派的东西先拿到,再建立自己,绘画也是如此,如果我是一个好的画家,我不在意学生学习我或者是继承我的什么东西,但是会在辅导学生的时候告诉他们,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你自己的存在一定有你自己存在的道理。
记者:您和王老师从山东到北京,整个的环境变了,对您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闫平:影响还是蛮大的,在山东创作的时候,我会想在这个世界上其他的艺术家在干什么,比如说毕加索在做什么,德国的画家在做什么,法国的画家在做什么,到了北京之后这个大环境变了,在这里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东方什么是西方,这里的平台更大,所以说当今这个时代对画家来说非常好,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画室,生活条件也变得更好一些,如果在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要么是自己没有能力,要么就是自己努力的不够。
99艺术网: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起到一个传播的作用,您在平时的创作中是怎样将自己的思想或者观念形成一种绘画语言传达出来的?
闫平:思想传播者,这个问题虽然有点大,但也挺好的,这也是我时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绘画的问题,什么样的画是好画?第一品味要对,第二要有生命力,属于自己的生命力,要画的好;在创作的时候要专注,画画就是画画,读书是读书,不要在创作的时候谈哲学,在谈哲学的时候去绘画,当然你要是学了哲学、文学,它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你的画,让你的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但关键是要看自己的一个追求和品位,并百分百投入绘画,所以要不断的学习,调整自己。
99艺术网:您想借您的作品向社会或者是向您的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理念或者是情绪?
闫平:我觉得爱是很重要的,但是仅仅表现爱情就显得很狭窄,说到爱会有艺术家觉得不那么宏大,甚至会觉得挺酸的,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无论是博爱还是单一的情爱,这个题材是非常永恒和有力度的。我喜欢两种类型的人,第一个就是充满爱心的人,第二是勇敢的人,因为我知道第一类人因为有爱之心,就会显得很有魅力,仅次于爱的那个性情是勇敢,所以我希望用这两种品质在作品里能够有传播。
99艺术网:能否就您的几个重要创作阶段还有将来的创作方向做下介绍?
闫平:我想画家只要活着就会画,画画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我几天不画画,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者没有用,身心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我的创作往往都是有感而发,所以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生的事情,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感受,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
99艺术网:谢谢闫老师。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