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里瓷的欧洲脉络 2012-07-31 16:02:02 来源:《收藏·趋势》 点击:
伊万里瓷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日本也被称为有田瓷、肥前瓷,产生于17世纪初叶,当时正值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1603~1867)。

青花人物纹葫芦瓶 江户时代,1650~1670 产地:有田 高:40.8厘米,腹径:20.8厘米

青花人物纹葫芦瓶 江户时代,1650~1670 产地:有田 高:40.8厘米,腹径:20.8厘米

青花婴戏纹花口过滤碗、托盘 江户时代,1750~1770年 产地:有田 总高:8.6厘米 (碗)高:7.6厘米,口径:24.5厘米 (托盘)高:5.8厘米,直径:30.3厘米

青花婴戏纹花口过滤碗、托盘 江户时代,1750~1770年 产地:有田 总高:8.6厘米 (碗)高:7.6厘米,口径:24.5厘米 (托盘)高:5.8厘米,直径:30.3厘米

五彩缠枝花卉纹瓶 江户时代,1660~1680 产地:有田 高:45.2厘米,腹径:24.2厘米

五彩缠枝花卉纹瓶 江户时代,1660~1680 产地:有田 高:45.2厘米,腹径:24.2厘米

 

伊万里瓷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日本也被称为有田瓷、肥前瓷,产生于17世纪初叶,当时正值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1603~1867)。

  

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巅峰之一。这一时期,伊万里瓷通过引进、借鉴以景德镇瓷为代表的中国瓷器既有成果及生产体制,在以有田为中心的肥前地区成功烧制出来,并逐渐形成日本风格。至17世纪后半叶,有田瓷开始受到欧洲人的青睐,和中国的景德镇瓷一道对德国的梅森窑、法国的塞夫勒窑、英国的切尔西窑等制品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有田瓷需要在伊万里港转运出口,因而,又被称为伊万里瓷。

  

本次展览展示的160件精品伊万里瓷器,以时间为序,分为“伊万里外销西洋”“风靡欧洲的伊万里”“伊万里的绚烂与华贵”“辉煌的落幕”四个单元,全面展示了伊万里走向欧洲的过程,是难得的了解全球瓷器发展脉络的重要展览

  

伊万里外销西洋(1660~1670)

  

清政府颁布的海禁政策导致景德镇瓷器出口锐减,荷兰东印度公司因此将目光转向有田瓷。当时出口的伊万里瓷中有以景德镇瓷器为样本的,也有按照欧洲一些陶器的造型烧制而成的餐具、水器和酒具,因而青花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模仿明末景德镇向欧洲大量出口的“芙蓉手瓷盘”就是最有代表的例子。

  

风靡欧洲的伊万里(1670~1690)

  

这一时期是伊万里瓷向欧洲出口的鼎盛时期。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要求,大约在1670年代,柿右卫门窑烧制出了呈暖色调乳白色的细腻白瓷,上绘精美细致的彩色图案,这便是现在“柿右卫门样式”的原型。其备受欧洲青睐,纷纷仿制。

  

伊万里的绚烂与华贵(1690~1730)

  

1690年,华贵气派的“金襕手样式”瓷取代了“柿右卫门样式”而风靡欧洲。而在1684年,随着清政府颁布了解禁令,景德镇瓷器得以重新出口,从而与伊万里瓷器在欧洲市场角逐,已取得好评的伊万里样式,为景德镇窑所仿制,产品被称为“中国伊万里”。

  

辉煌的落幕(1730-1750)

  

1684年以后,伊万里瓷器在与再度出口欧洲的景德镇瓷器的抗衡中败下阵来。荷兰在对亚洲的贸易中也输给了英国,欧洲各地瓷器生产也方兴未艾,故而,伊万里瓷在欧洲的人气迅速下滑。1733年,还可以看到典型的伊万里瓷,但到了1757年,伊万里瓷向欧洲的出口正式落下帷幕。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