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事件”可以看做一个颇有意味的转折点。本来,“文交所”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一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将原先艺术市场机制的缺陷集中爆发出来。画廊面临税收问责,一些画廊开始考虑转向香港;同时,拍卖业绩也不再像以往那么乐观,甚至一度传出一些拍卖行转战香港甚至要撤销的传闻。
其实,当下形势,只是艺术投资市场遭遇困难,而这种困难也和近期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关。这并不意味整个艺术市场的崩溃,恰恰相反,这可能是中国艺术市场转型的时机。中国艺术市场的畸形导致低谷,是合理而且必然的。
从人类已有的经济规律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的起点是生产,终点是消费,中间环节是投资行为活动的空间。即便艺术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一旦进入市场后也必然要符合市场规律。
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市场的模式基本上是画廊代理、展览、宣传增值、送拍、基金运作这样一条线路运营的,市场火爆的同时,艺术产业实际上是运行在一个过度倚重投资市场、忽视消费市场的畸形模式里,真正的艺术品消费市场尚未得以有效开发,导致艺术品产业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买单者。所谓“真正的买单者”,大概包含两类:一种是藏家,其购买艺术品的首要目的是收藏,而并非伺机转手获取利润;一种是将艺术品作为审美消费品的消费者,比如酒店会所,个人家庭。以此审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不难发现,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投资市场。没有持续的、大众的消费市场,“艺术产业化”很难实现,最终结果是制造出短期内价格飙升的艺术明星,但往往最后“有价无市”。
同时,缺乏消费市场,意味着缺少艺术品自由市场。由于缺乏自由的、足够的流通,艺术品定价将始终缺乏合理依据。中国当下艺术市场的定价机制,是“艺术家自报价——画廊调整价格——拍卖定价”的逻辑,最终市场价格的形成是根据拍卖价格而定,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根据市场原理,商品价格的形成应该是通过反复的自由交易,在市场交易中获得定价,而不是定价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