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苏莱曼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全神贯注于前沿的国际艺术,不过她作的第一笔收购目前还在她手上,是1990年代初买的:英国画家克拉多克(Marmaduke Craddock,约1660–1717)的一幅观赏鸟类画,跟泰特不列颠收藏的那幅有些相似。「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我首先要喜欢它,」阿拉苏莱曼认为任何艺术品都应该有这样的吸引力。「有时候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打动了我。我从来不会考虑具体把它放到哪里,不会考虑颜色或媒材。多数时候作品都能自己找到自己该待在哪,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阿拉苏莱曼基本上只购买年轻的、新涌现的艺术家,名气和价格都还没有暴涨的那种。她和交易商们合作很密切,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开有画廊的国际级交易商林明珠(Pearl Lam)。「在伦敦生活给了她一种自信,」林明珠这样评价阿拉苏莱曼。「她眼力很好,愿意学习,而且不会依赖艺术顾问。」身为 BASMOCA 顾问董事会的一员,林曾经卖过不少作品给阿拉苏莱曼,包括那张邵帆的椅子,还有张桓的一些早期的香灰骷髅画——后者是用从上海的佛寺里收集来的香灰创作的。「我的中国藏家都不愿意碰那些作品,」林笑着说,「巴斯玛是个很特别的阿拉伯姑娘。」据林说,阿拉苏莱曼反复强调的是「给我看新东西!」
说到新东西,阿拉苏莱曼的口味非常国际化,尤其是对泛亚地区格外感兴趣。「她是少数活跃在这个领域的沙特人之一,」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总监招颖思(Melissa Chiu)说。「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藏家多得是,但是巴斯玛的方法和趣味别具一格,从根本上跟西方那一套不一样。这本身就很不寻常。」2008年发表了《全球藏家》一书的巴黎艺术批评家 Judith Benhamou-Huet 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了阿拉苏莱曼的独立风格:她欣赏中国艺术, 喜欢它对面孔和身体描绘的热衷,这种描绘是有悖于伊斯兰的相关戒律的。问及她对亚洲艺术的追捧,阿拉苏莱曼直截了当地回应:「艺术的地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兴趣点绝对正在向东移动。」
而沙特艺术家也没有被忽视。BASMOCA 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很好的展示,阿拉苏莱曼称这是「萨特和中东艺术家向所有人展示他们的作品的平台。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和这些艺术家接触,进行对话。它就是艺术世界的社交网络。」自从去年网站启动以来,她在欧洲和中东做了推广。「第一个月有几千的访问量,」她说,「然后慢了下来,每周的曲线时升时降。平均每周有200到400次点击,高峰时可以达到1,000。人群的分布非常国际化,不是地区性的。」
当然,在虚拟博物馆的背后是一个真金白银的实体收藏。阿拉苏莱曼是最早支持沙特艺术家的藏家之一——通过2008年开始由伦敦的 Edge of Arabia 赞助的巡展,以及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出现的沙特馆,其中一些艺术家已经取得了国际性的关注——和吉达的 Athr Gallery 代理的艺术家有过多次的委托合作计划。2009年参与创立画廊的默罕默德·哈菲兹(Mohammed Hafiz)说,「她更像一个资助人而不是藏家。她为沙特艺术做了很多事。」
【编辑:郭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