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兰花》
很多孩子心中都有个美丽的梦,而他童年的梦想是有一天成为一位大收藏家。24年前的那次失手,坚定了他做收藏的决心。从1996年开始,他放弃了工作,潜心研究书画史、专门搞收藏,16年来从未间断。他叫刘胜利,收藏家协会理事、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喜欢收藏字画,也喜欢研究书画背后的历史文化。聊起书画,他娓娓道来。
《兰花》背后的故事
一般的人收藏字画,更注重它的升值空间和投资价值。而刘胜利却对字画背后的历史文化更感兴趣。正是抱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他的收藏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对书画他很博爱,古代、现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他都收。时至今日,家里的藏品有多少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偏爱的藏品不是经济价值最高的,而是背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他兴致勃勃地讲起那幅令他痴迷的《兰花》:这是邓拓的《兰花》,历史价值突出。邓拓是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原《人民日报》副社长,“文革”中自杀。他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从1999年从朋友那里买入之后,十几年以来一直陪伴着我,我常常拿出来欣赏。我当时才花了几千元钱,在我眼里却是无价之宝。除了升值,我更关注他背后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
16年收藏生涯练就火眼金睛
刘胜利的藏品虽然不少,但他认为自己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他对自己的每件藏品都非常爱惜,不轻易拿到市场上去买卖。“过去总认为自己的藏品有潜力,从不肯将自己的藏品拿出去交换。近年由于考虑到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用极少量的作品去换价值更高的藏品。”
16年的收藏生涯练就了刘胜利的火眼金睛,常常会有朋友来找他鉴定书画。
刘胜利认为,要具备较高的鉴赏水平需要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灵性,这是与生俱来的。另外就是对中国绘画史、美术史深入的理论研究,最后就是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境界了。他虽然自谦眼力一般,但是近几年他的鉴赏方法屡试不爽。一般的字画在眼底扫一眼,“很多时候只是打开一点点我就知道其真伪”,这就是他的“宏观”判断法。对于高仿真的作品他会结合“微观”判断法,把字画展开,一点点地细看,“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他自称。
愿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藏品
为了做好收藏,16年以来,刘胜利对中国绘画史、美术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如今他对中国书画史烂熟于心。聊起书画史,他信手拈来,可是他说自己仍然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他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去研究中国绘画史、美术史。
他常常会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看,他同时希望有一天有更多的人能欣赏他的藏品。“其实好的艺术品不该只成为自己独享的东西,应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共享,为人们提供一个学习、欣赏的平台。当人们懂得了美和艺术,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社会的安静因素会越来越多,这样还可以减少犯罪率。对大众的教化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