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上周,一年一度的圆筒大学生影像展启动。有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美、英19所院校的作者参与,放映超过60部作品,其中多数为各高校毕业生的毕业作品。“将大学生影像创作等同于为毕业找工作投下的敲门砖无疑已落伍了。”此次大学生影像展策展人冯宇说。在他看来,在以书写为表达的年轻人愈见稀少的当下,虽然很多毕业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向电视台、市场献媚,但独立表达也渐成气候。
01 大学生关注社会,学着独立发声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王丹妮今年毕业。她的毕业作业是一部长31分钟的纪录片《家事》。在她的片子里,有爱着子女却无能为力的姥姥、不得不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妈妈以及好赌成性的舅舅,三个人的爱恨纠葛见证着什么是亲人、什么是生命。“纪录片以其相对简单的制作过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重视。我选择以‘家’这个主题拍摄纪录片,主要是想要通过影片重新关注我们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内心,并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间。亲人之间的羁绊与旁人不同,再大的矛盾也不能斩断血缘的关系,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挖掘出这种关系更深刻的含义。”王丹妮在导演阐释中如是解释。
事实上,这并不是如王丹妮所说的那么简单。她的指导老师郭熙志回忆说,这是王丹妮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拍摄的一个题材,拍了快三年,一直在不断地调整、丰富、挖深。甚至,郭熙志认为,这部片子虽然表现的可能是家人之间相互伤害的方式,但其实表现出来的是在深圳的中年女人的状态,是很深的对人性的挖掘。
像王丹妮这样的毕业作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共有9部,其中既有对家庭关系反思的纪录片,也有像《浮尘》一样纪录电影性质的剧情片,还有一些更是关注社会敏感问题。毕业生们多数将视线的焦点放在当下社会,以一种记录文献的方式在深刻地表达。“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内容上关注现实,形式上去定义电影。学生们不需要去学张艺谋、冯小刚,我们可以去发现、定义新的电影形式。”郭熙志说。
郭熙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作品的特色,这正如华南师范大学甘小二老师的学生,创作的实验色彩浓厚一样。而对于一些有传统的学院而言,个性更是明显,例如,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继续成为贡献想象力与多重视野的源泉;香港演艺学院则一如既往地以工业化标准严格制作。
此外,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以及独立表达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作的一大特色。冯宇今年就特别设立了“同性恋”专场。其原因不言而喻,很多作品的关注点在此,男同、女同、同妻……此外,关于学生生活和成长题材的反刍与思考一向为大学生所喜,今年亦不例外。无论是纪录片《妹妹》、《公式》、《再见,香港》还是剧情片《十八》、《六月》,都有着亲历者的情感投入。
冯宇认为,毕业作业是学生对学校的交待,也是找工作的投石问路。很多作业难免是对电视台献媚,去年大学生影像展的时候,他就看到过一些电视专题片式的作业。这些是作业而非作品,“但直观地用影像表达渐成气候。即使是最墨守陈规的学校,毕业作品中也越来越多见到作者的个人表达,甚至成为年轻人挑战想象力极限的游戏。”
02 青春生猛,毕业作品深受各类电影节厚爱
澳门大学四年级学生何飞的作品《望厦缘》获得澳门国际电影纪录像展2012评审推介奖,澳门大学徐欣羡的作品《柜里孩》获得澳门国际电影及录像展2012评审大奖,伦敦大学金匠学院骆仪的作品《自梳》获得了2011阳光卫视华语纪录片奖短片组金奖,台湾政治大学施君涵的《巨兽》获得了第34届台湾金穗奖最佳剧情片提名,香港理工大学吴浩然的《不知者》更是获得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提名、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最佳导演、东京D igiC on6香港区冠军、ifva独立短片纪录项比赛公开组金奖、香港鲜浪潮短片竞赛最佳摄影……这些都是毕业作品。
郭熙志表示,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看完《家事》以及去年毕业作品《无事》之后,也觉得是可以入围国际电影节的上品。在他看来,毕业作品就如此受社会肯定,主要是青春生猛。“毕业作品首先是一种热情、拳打脚踢、没有顾忌的状态,所以可能会带来很多惊喜。很多电影导演的第一部带有一种特别的诚意。而这几年很多国际电影节的兴起,它们不像电视台、官方电影节,它们会选择关注这些没法归类的新电影。”郭熙志说。
不过,郭熙志也表示,对于毕业作品而言,在学校里几年封闭的状态,很多学生对社会现实、对真正的自我没有认识,毕业作品不过是一次让他们面对内心、面对烟火人间的观察、体验与体会,是完善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个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