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与大部分校园戏剧囿于象牙塔中不同,毕业大戏似乎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走出社会,进行巡演。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表演专业2009级学生的毕业大戏《迷雾》就已经将社会巡演的首站设在了深圳。毕业大戏是否已经摆脱了总结汇报的形式主义,是否也摆脱了学院派们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命运漩涡?毕业大戏又能否折射出现代戏剧教育,甚至是戏剧创作生态的缺陷与不足?
01 从追求经典剧目的传
杜敏刚刚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表演系毕业。她至今仍记得12月18日的那场毕业大戏《我在天堂等你》。“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剧本,并一直持续到四年级开学。从9月份开始排练,每天不间断,一直到12月18日。”杜敏提起这场毕业,语气中依旧可以让人感觉到毕业不久的那种情绪———有些小兴奋、有些小茫然以及有些小怀念。
“我们全班16个人每个人都把这部戏特别当一回事,这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更是要珍惜在校园里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离开这个舞台,甚至这个行业。”(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深圳戏剧生态的不成熟,就业环境的欠缺,让学习戏剧表演的毕业生对于毕业大戏尤为重视。她不清楚的是,她的指导老师深圳大学教授温鉴非更是重视。他早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观察每个学生的特色,并开始为他们筹谋毕业大戏的角色。在他看来,选对了剧本、选对了由什么人来饰演就基本成功了70%.温鉴非并没有选择有深大表演系传统的先锋、实验剧目,而是将目光转至现实主义,因为,他想让学生们去反映一个不可能经历的时代,去反映特定时代的生活状态,去重新认识、建构自己的爱情观。
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剧目作为毕业大戏,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哈姆雷特》、《三姐妹》、《家》……从中戏历年来毕业大戏的选择来看,追求经典剧目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同时也让毕业大戏受到一些质疑———这难免陷于教条的程式、缺乏对校园外现实世界的观察。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影视表演专业老师、2009级毕业大戏《迷雾》的指导老师赵淼认为,对于艺术院校而言,经典剧目是大家都选的剧目,原创的反映当代人、当代情感、当代现实的毕业大戏很少。“这是戏剧创作的问题延伸到毕业大戏。因为,在现在戏剧创作中关注当下的原创剧本本来就少,此外毕业生对当代人的情感的了解、关注度也不够,不仅是不了解,甚至是不理解。这一点对艺术教学来说,是特别的关键的问题。如何教育学生们不抱着书本,要走向社会,用悲悯的观念去关注,去创作。”即便是选择了80年代俄罗斯戏剧作品《迷雾》的赵淼也将剧本修改了很多,“这已经是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故事,反映的是中国心态与情感。”
02 突破自娱自乐,逐步探索和市场见面
邓超和中戏同学们的毕业话剧《翠花上酸菜》在北京商演的火爆,曾经引发了话剧市场如何发展的深层次话题。中戏2005级导表混合本科班的毕业大戏《现代城》公开售票,为教学剧目走向市场奠定基础。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的毕业大戏《豪猪式恋爱》也离开了校园,来到上海、深圳等诸多城市巡演。此次《迷雾》也是在排练之初就已经与深圳“八厘米戏剧”达成合作,将全国巡演的首演放在深圳……毕业大戏的范畴似乎已经在逐步突破校园,业已不再是孤芳自赏的自娱自乐,而是以积极的状态探索与尝试和市场见面。
温鉴非更是直言,“我的教育理念就是服务社会,当然,是有偿服务!”温鉴非说,“我们班不缺资金,因为我们班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有比较充足的排练资金的一个团队。我排演的戏,个个都做了商演!我们用商演赚来的钱做下一个戏的排演资金。每个戏都在社会上巡演,接受社会检验,并赚取少量费用。这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创举。”在他看来,如果一部戏没有接受社会的检验就没有实现戏剧创作的全部过程。而对于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生作品是否会比较粗糙与稚嫩,温鉴非认为,“我的学生作品已经很成熟!”
赵淼则提出了一些担忧。他认为,一方面毕业大戏在积极地与市场对接,另一方面,也在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戏剧的影响。“有些学校的毕业大戏就是直接拿商业剧目来演。甚至,有些是低俗的搞笑、浅薄的戏。我认为这对学生排演、实践的意义不大。”
视觉
在艺术、创意等领域初出茅庐的“毕业生”,顶着“科班出身”的头衔,他们的艺术潜能究竟有多大?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否在“临近毕业,走出社会”这个特殊的衔接阶段中迸发出来?而为他们提供平台的,正是间歇性、周期性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的“毕业生展”、“青年艺术家展”。
但是,按照现行艺术教育体系,这种“毕业生展”往往成为了学子的毕业依据,成为一种变相的“毕业考试”。一些“嗅觉敏锐”的画商、艺术经纪人甚至会提前预订毕业生作品,高价购买,以期将来毕业生成名后“数倍增值”。种种笼罩在“毕业展”上的“交易”现象,一度引起各界争议。
01 “毕业生展”与社会联系过于薄弱
在艺术领域,“毕业生作品展”往往是由美术院校牵头主导,吸引艺术赞助、艺术资本介入,以各地美术馆为展览场所、规模不等的展出活动。这,便是“毕业生展”的标准定义。
“‘毕业展’所展示的,往往是学子毕业时刻的创意成果,是对数年大学生涯、基本功训练的一次集中展示和高度浓缩。但是,这种‘毕业展’很像是一次‘一考定终身’的‘毕业考试’,过多地把学生的创造性压缩在毕业展上,而之前数年的校园进修、基本功研习、创意积累却被忽略了。毕业展‘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很容易沦为一种急功近利的产物。”艺术评论人、策展人岳路平表示。
在岳路平的印象中,毕业展与社会的衔接关系,实在太过薄弱:“不少毕业展跟社会之间的衔接关系实在太弱———很多毕业生作品仅仅是‘学以致毕业’而不是‘学以致用’,毕业生展仅仅相当于一次获取文凭的‘毕业考试’,反观美国的艺术、设计类院校,却和社会发生着高度紧密的联系———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和硅谷密切互动,展开了深度的校企合作;而麻省理工大学的‘中途岛计划’,也将毕业生的创造力孵化,使他们的作品为社会所用。而目前中国艺术高校却没有类似的机制,所谓毕业展,充满了孤芳自赏、书生意气的味道,只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自恋’而已。”
而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创意与社会接轨”的基础已经在一些艺术院校悄悄酝酿。“前些年,我到广州美院考察,该校的工业设计系给我留下较深印象。该系学子的毕业创作,已经开始和现实生活、行业需求挂钩。”在岳路平看来,近年来,官方三令五申、高调喊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因此可以想见的是,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及一些高度实用性的创意专业,其“毕业设计”(或毕业展)可以同市场、社会高度匹配,这,或许将成为毕业展与社会、现实领域缔结联系的突破口。
02 与商业合流,是毕业展的合适出路吗?
此外,毕业展对于嗅觉灵敏的艺术商家而言,是一个介入资本的难得契机。因为毕业生本身的低知名度,其作品便于低价买入,待将来“功成名就”后,作品价格将以几何级数递增———而毕业生为了“一夜成名”,往往也需要商业资本的助力,两者一拍即合,毕业展与商业的联姻,似乎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一些企业、园区或主办方、赞助商,以‘噱头’的方式炒作毕业生作品,为的是借机捞取经济利益,使‘毕业展’被过度消费了。这并不是‘和市场接轨’的正确方式。”岳路平对“商业气氛”袭扰毕业展的现状,有些担忧。
但《中国画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江福全则认为,毕业展与商业接轨、合流,是一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合作,它也和官方“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高调呼吁相吻合,“不少商家开始朝文化、艺术方向投入,但是,由于当前艺术品市场、‘春拍’、‘秋拍’的监控缺位、乱象频现,严重挫败了不少商家注入资本的信心,迫使商家不得不把眼光转投于风险相对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的‘毕业生展’上,毕业生作品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用这样的投资模式进行合作,比单纯用个人的审美眼光进行选择,要稳健得多。”
当然,与“商业”结合并非毕业展的最终目的,如果将毕业展视作未来艺术家走向前台的起跑器,那么,所有的评价原则,都要回归到艺术本身来:“毕业展始终是要以艺术价值作为最高宗旨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艺术青年通过‘毕业展’初出茅庐之后,并没有突出的艺术成绩,这也是值得反思的。”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