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霈
文艺批评是文艺发展的重要一翼。然而,在文艺发展中,文艺批评的发展一直是滞后的。文艺理论家王先霈一直从事文艺批评学的建构,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这种对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是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科学途径。我们就这方面的相关问题对文艺理论家王先霈教授进行了访谈。
记 者:我对您的文艺理论研究历程大致梳理了一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也可以说四个阶段),之所以不提四个阶段,是因为您的文艺理论研究有些方面是贯彻始终的。这四个方面为:一、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主要代表作是《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国学举要(文卷)》《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这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二、文学批评学的建构,主要代表作是《文学评论教程》。这个方面构成了您的文艺理论研究的显著特色;三、“圆形批评”理论的提出;四、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和广泛性。从中可见,您的文艺理论研究既重视传统文艺理论资源的挖掘,也重视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您的这种文艺理论研究是怎么形成的?
王先霈:我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我在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工作,与同事一起发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列文论研究教学的研究,后来成立了马列文论研究会,这是当时全国最早成立的几个文学研究团体之一。学会正式成立之后,我便离开了那个领域,于1979年转而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这是因为,第一,继续研究马列文论,要求外语比较好,而且最好懂德文,也懂英文和俄文,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可能做出多大成绩。第二,当时资料欠缺,我们花过不少时间查找,收获不大,仅凭国内那时的资料,很难使研究深入。至于对古代小说理论发生兴趣,则是因为,此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散文理论,研究的比较多,研究古代小说理论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古代很长时间,认为写诗、写文才是正道,写小说的人没有社会地位,有地位的人写小说会受到严厉指责,研究小说的就更没有地位了。在“五四”以后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依然改变不大。中国20世纪最早的那几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没有或者很少谈到小说理论。那时,我花了几年时间,与同事周伟民先生合作,写出《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有60多万字。题为“明清”,因为明清两代小说创作繁荣,小说理论著作数量很多,有系统性了。实际上书的内容是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现在看来,论述不是很精,但内容还比较丰富,有探索性,资料也还比较全面,在古人“小说”概念的涵义等若干问题上,澄清了一些模糊观点。
而《文学评论教程》,先是为讲课用的讲稿。多年来,我国大学中文系的教学计划里,有文学史一大类,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文学史,古代的和现代的文学史,这是占课时最多的,还有文学理论,细分起来,其中包括文学概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文艺美学等等,但就是没有文学批评方面的独立课程。国外是有的,苏联和美国、英国的有些大学有文学批评的系统课程。1981年,我尝试开设“文学评论课”,单独的一门课,不是夹在其他课程里面的。内容逐渐扩展,逐渐兼顾到理论上有些体系性,介绍不同的文学批评的切入点,介绍不同的文学批评学派,又联系当下实际,引导学生用文学理论观念关注最新文学现象。正好那几年西方文学批评学派介绍的材料逐渐增多,我也是现炒现卖,边学边教。这本教材在华中工学院出版社(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重印和再版了5次,并且在1988年被国家教委列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1999年,被列为“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以这本教材和相关的系列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成果,1993年获得了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后来获得教材一等奖。围绕这本教材和相关教材,课程教学,我们的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成长出一批人才,这些都很让人欣慰。
记 者:您是怎么推进、发展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呢?
王先霈:从过去较为封闭到现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国有了很大改变。20世纪末,由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技术化倾向的明显加强,也影响到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好像要把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弄成可以用方程式、用各种程序来处理。比如说,用精神分析法来评论小说,用文体批评方法来评论小说,都可以很技术化。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主体性强,主观色彩比较浓厚。说一首诗、一篇文章好,不一定要求说出个所以然来。经过对多种学派文学批评理论的考察,进行了选择和思考,我提出了“圆形批评论”,大意是说,在现在这样的时代,不必像过去那样,一个时期总是以一种批评观念为主导、主流,压倒其他的。比如,曾经很长时间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后来有的学者出于对服务政治的反感而倡导印象批评,等等,现在应该是认同观察研究文学的多种视角、多种观念、多种立场、多种态度、多种方法同时存在,认同多样并存的合理性。现在,单单只强调惟一的一种,不再可能了。多种方法在它的某个限度内,各有其合理性。
中外历史的实际是,每一个文化发展、文学艺术发展比较好的时代,文学批评家们的学术个性总是多种多样的,而不会是单一的。一个有独特个性的批评家,不要求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面面俱到。在一个时代,一个批评家,一个批评学派,只是这个时代文学批评圆圈上的一个点,或者一段很短的切线、一段弧,众多的批评家、批评学派共同构成一个圆圈,在差异和对立中互补,并不是相互遏制、相互抵消。
对一个批评家而言,他有权主要采用一种方法、一个视角来评论某一件作品,即使如此,他的思维方式也不要是简单的,思考的过程最好是螺旋上升,包含曲折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与用单一的简单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是不一样的。思维不是单向不变的直线,而是有转折,是弧线、曲线或者切线。我在1991年发表《建设圆形的批评》,提出这样一种看法。有同行认为,我所说的缺乏可操作性,他们的意见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多年来,文学批评太注意可操作性,也是一个偏向。文学批评不是求解一道数学题,不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可以注意到可操作性,不再像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说一个“妙”、“妙绝”,就没有分析阐述了。文学批评的论述,应该有一个逻辑论证。但是,感悟式的、印象描述式的文学批评,也还可以占一席之地。再者,理论观念和操作技术不能等同,不能以后者来判定前者的合理与否。
我一向很不赞成文学理论课对本科生只讲一家一派的观点学说。大学本科的学生,有权利要求教师介绍课程范围里,中国和世界上多种学说,各种重要的有影响、有价值的学说。不能说北大的学生只知道北大老师所提出或者所赞成的学说,华师的学生只知道华师老师所提出或者所赞成的学说,不能只介绍主讲老师偏好的学说。教材也是这样,教材不同于专著,要介绍、讲述多家多派,让学生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有选择的可能。如果有些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不认同我的观点,而是认同我不赞成的别的观点,这一点不奇怪,甚至可以说,这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之一,因为这是把学生引到对这门学科思考研究的路上了。
文学评论教材,一是要对本学科历史发展和当前现状客观地反映;另一个是要引导学生尝试文学批评实践。实践性是文学评论课程的特性所在。学生学了这门课程,拿到一件文学作品,知道如何下手去分析。在这方面,有些国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教材做的不错,它们往往采取“读本”的形式,虽然作者也都有自己的理论立场,理论偏向,但还是介绍多种学说。读者不赞成著者的文学观,也能在他的教材里,找到了解学习其他学派的线索。文学理论的论文和专著,学术个性越鲜明越好;文学理论教材,不能有太强的个人好恶。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教材撰写,准备在上述两方面下功夫。我们也努力把教材建设和个人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和教学研究课题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