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艺术品拍卖行之一,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嘉德继2011年5月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之后,日前又宣布,其子公司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于今年10月在香港举办首场拍卖会。
与此同时,曾于20世纪80年代登陆香港的荣宝斋近日也传出其将恢复在港业务,并将重新派遣相关工作人员赴港的消息。而北京保利日前也传出有试图登陆香港的打算。
一时间,内地艺术品拍卖企业赴港成立分公司并举行拍卖会的举措似成风潮。但在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全球第一的背景下,内地拍卖公司集体赴港的背后,似乎也隐藏着诸多不能说的秘密。
“查税风波”促内地拍卖行赴港2012年春,一场由进口艺术品查税引起的风波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由最初的收藏家、境外拍卖行逐渐延伸到艺术品经纪人、当代艺术推手、艺术基金、艺术信托等艺术金融资本领域。一时间,海关针对艺术品的查税风潮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许多艺术机构、拍卖行、艺术品经纪人和收藏家深感不安。
这一切都源于2012年初《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步入实施阶段的调整。据了解,该通知规定三类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政府对扶持艺术品进口、促进艺术品交易充满善意。
但是,在征收方面,由于除海关关税以外,仍要加上增值税等一并征收。因此,以1万美元的油画为例,税金将超过1.5万人民币,达到物品总额的23%。
“内地税收高,给买家、卖家以及拍卖行造成巨大压力,如果拍卖行去国外取货,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香港是个自由港,有很好的货源和客户基础,因此很多拍卖行现在开始选择去香港拍卖。”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顾问赵榆表示。
“与内地相比,香港出入关容易,物流好,货源和买家都充足,而除了收取企业所得税外,香港企业没有其他税费,免税港口对企业而言堪称天堂。”芷兰雅集创始人杨玉峰对记者说。
“内忧外患”重压下的香港之旅
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海外回流是特有的现象。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中国拍卖业发展壮大的2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拍卖回流的海外文物超过10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达30多件。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如果按照民间收藏是馆藏量10倍的惯例估算,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估计超过1000万件。
与此相对的,则是艺术品市场调整行情的逼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春拍的艺术品上拍数量,较去年同期萎缩近50%,而成交总额的115.51亿元,仅为去年春拍的1/4。不少拍卖行出现了成交额与成交率双双回落的现象。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荣宝的春拍成交率同比下降60%、50%、37%、49%。
在此情况下,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海外回流成为内地拍卖企业获得拍品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内地拍卖企业自然更加重视海外征集的步伐。但由于100年前的文物艺术品进口虽然不征关税,却还有17%的增值税的现实,使得内地拍卖行不得不寻求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这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正是在此情况下,香港因其面对亚洲的艺术品资源、拥有新藏家的市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便利的交通,具有特殊优势的商业环境受到垂青。“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自由港,仅1000元港币就能注册的宽松条件,没有拍卖范畴限制的法规条款,以及海关通畅自由、免税港口等,对内地拍卖行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业拍卖师季涛说。
内地拍卖行京港两地上演“双城记”
对于内地拍卖公司而言,进军香港之所以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其或许会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折之一。虽然由于事关敏感,中国嘉德至今也尚未透露此次秋季香港首拍将会上拍何类艺术品,但此次进军香港,或许会对北京与香港历来存在的“艺术品交易之争”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虽然不参与荣宝斋恢复香港业务,但他认为:“北京、香港一直存在着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双城之争。早先北京具有人文地域的文化优势,以及众多的藏家专家资源,但近年来,越来越被香港的人流优势、资金流优势、政策流优势、现代商务流意识优势所超越。”
“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网络中,香港着力于打造面向世界的亚洲艺术交易中心。目前,其以各种优势的综合成为吸引内地拍卖行的聚集地,这也是内地拍卖行进一步发展的选择。”刘尚勇说。
而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则表示,此次嘉德进军香港“属于业务发展、为满足自身国际业务拓展的需要。”而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胡妍妍则认为:“中国嘉德也希望通过这次拍卖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操作模式,锻炼和储备国际型拍卖人才。”
【编辑: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