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新现象的中国“私摄影” 2012-08-09 13:16:41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范雨萌 点击:
“私摄影”的称呼早已有之,在摄影史上,与以宏大叙事为立场的“公”摄影相对的摄影实践便被称为“私”摄影,在西方“私”摄影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摄影态度的申明。

 

摄影批评家顾铮在回顾近代中国摄影发展历程时,将中国摄影实践概括为几个潮流:1926年《良友》杂志创办,标志着现代性在中国近代视觉文化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实现,中国摄影实践经历了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艺术摄影(art photograph)、政治摄影、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都市摄影 和“私摄影”(private photograph)几个潮流。 其中,作为涵盖1990年代后期至今的摄影创作主体风格的“私摄影”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被认为是与中国独特社会结构形态配合最密切,借助并适应了新时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由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的新一代青年摄影家开创的,体现中国当下艺术文化新现象、新动向的“特色”摄影。

 

一、中国“私摄影”的提出

 

“私摄影”的称呼早已有之,在摄影史上,与以宏大叙事为立场的“公”摄影相对的摄影实践便被称为“私”摄影,在西方“私”摄影通常被看作是一种摄影态度的申明。具体论述“私摄影”内涵以及“中国私摄影”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顾铮的《中国私摄影论》 一文。在文章中,顾铮讨论了中国“私摄影”产生的社会条件与内在动力,探讨了媒体的介入与传播媒介对“私摄影”的推动与促成作用,将“私摄影”总结为“一种私语文体”,以概括发生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社会转型期的摄影实践。

 

如果说顾铮在此前提出的“纪实摄影”与“都市摄影”概念是对中国已经发生的摄影实践的总结,那么“私摄影”概念的提出则具有主动性与先导性。考察中国私摄影,要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向消费社会转变这一事实联系在一起考察。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面临着城市化与大众消费社会的转型,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使与社会转型同时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彻底暴露在商品经济与消费意识形态面前,并在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影响之下,成长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自我中心的一代“新人”。 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变化,为“私摄影”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

 

自2001年起,被命名为“广东新生代摄影” 群体开始在各类展览中崭露头角,他们的影像探索抛弃了宏大叙事的传统立场,更乐于以生活带给个人的体验与感受为材料来叙述自己的经验,以轻松的姿态上阵,摆脱了摄影史经典加诸于自身的重压与历史负担。 尽管“广东新生代摄影”的以个人为先导的摄影实践受到了主流媒体的指责,但他们的影像创作预示了摄影在表达意识形态、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态度等方面的更为个人化的、模糊意识形态规则与权力界限的趋势,为探索自我表现的“私摄影”的大范围出现提供了事实依据。

 

面对社会转型以及艺术家自发探索影像语言的摄影潮流,为这样一个新的艺术现象定名似乎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与以往由理论家、批评家的命名方式不同,“私摄影”的“命名仪式”是由媒体与商业空间共同完成的。2005年第16期的《城市画报》以专辑“摄影私生活”的形式,把摄影与私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试图说明中国“私摄影”渊源出处的同时,重点推出中国的私摄影,并将中国“私摄影”定位在“建立个人认同的新手段、建立新人际关系的粘合剂” 上。2005年由曾翰、施瀚涛共同策划的《自私•走神——中国新生代摄影联展》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中国摄影新生代” 这样的指称,被认为是中国“私摄影”浮出水面的标志性事件 。新生代摄影者的所有影像探索“几乎都是自发的,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游戏规则。他们的摄影最初只与自己有关……只是以摄影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个体存在,验证自己的个体价值”。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