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叙事:新长征路上的“城市零件”[节选] 2012-08-10 17:35:1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蓝庆伟 王娅蕾 点击:
在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西南艺术一直是中坚力量,即便是在诸多艺术家将工作室搬至北京之后,西南的艺术仍然持续蓬勃。在贵阳“城市零件”成立之前的整个西南,其当代艺术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零件开幕式

城市零件工作室

 

上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运动”与“群体现象”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让我们耳熟能详——在这种群体化运动中,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有着一种现实的“策略”,简单的说这并不是个人艺术风格的缺失,而是在于对社会反馈的自信心缺失,这种表达个性的方式承载在团体之上,这种更加“安全”的方式使得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抒发艺术追求而无所顾忌。但这样的团体现象很快便会走向解体——或是成立新的社团,如:85新空间;或是宣告社团的结束,如:厦门达达;或是走向彻底的个体。在走向个体时,有一个不可争议的前置性条件,那便是个体的个性足够强大——体现在展览机会的增多上面。

 

在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西南艺术一直是中坚力量,即便是在诸多艺术家将工作室搬至北京之后,西南的艺术仍然持续蓬勃。在贵阳“城市零件”成立之前的整个西南,其当代艺术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明显地便是艺术区的创立,包括重庆黄桷坪、成都蓝顶艺术区和云南昆明的创库(上河车间)。做完第二届贵阳双年展后,随着与贵阳外艺术家、批评家联系的增多,贵阳艺术家董重逐渐被同为西南城市的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繁荣的当代艺术状况所触动,他开始学习其他城市艺术区的方式,并在2006年贵阳市文联搬迁后将腾空的老楼——相宝山脚下狮子路27号——变成了一处当代艺术家据点。“城市零件”这一未冠以“艺术区”之名的艺术聚居区便出现了,其名称取自董重在第二届贵阳双年展时策划的一个四人摄影展——《城市零件》。

 

我、谷旭、夏炎这几年总在谋划找一处旧的厂房,搞一个像昆明创库、北京798、重庆坦克仓库类似的艺术社区,无奈能力有限,我们到处考察的结果只能变成无边梦想。今年,位于相宝山下的贵阳市文联喜庆地搬迁到新落成的贵阳美术馆大楼去了,腾空的旧楼有一层闲置,由于我在文联上班,近水楼台,我们于今年6月顺利地租下了这层办公室,六间不大的房间和一条长窄的过道迅速被改造成工作室和展览的空间,除我们三人,又有毕业于贵大艺术学院的几位艺术家进驻,这几天,我们又增加了一间40平米的工作室,又有两位艺术家进来了。

 

城市零件是我在2003年贵阳双年展策划的一个摄影作品的特别展的展名,我认为这四个字正是我们这群人的生存状态的良好体现,所以,我将这个小小的艺术社区定名为城市零件当代艺术工作室。工作室刚刚成立,既有几家专业画廊的负责人从重庆、北京、新加坡赶来考查,谈成了两个个展,一个群展,当然,也卖了一些作品。

 

不难看出董重在叙述《城市零件的缘起》中对于专业画廊谈成展览与卖掉作品的看重,关于市场的作用,鲜有艺术家会主动提及。然而“城市零件”从一开始便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反而将“城市零件”成立的另一个原因归为艺术市场的影响。

 

【相关阅读】

 

@城市零件:吕澎讲座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视频】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之龚雷访谈

【视频】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之王林访谈

【视频】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开幕展之管郁达访谈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