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刻着朱子家训的古代门窗,古代状元考试的试卷,绘着古代学生向先生行礼情景的瓷器,古代官学、私学使用的学规、戒尺、课本,学生的作业、课外教辅,古代的学生装,刻有朱夫子白鹿洞书院规条的牌匾……当这些教育文物邂逅曲阜状元文化博物馆馆长刘晓,犹如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它们承载的传统教育文化和教育历史,折射出的传统教育智慧和育人理念,在刘晓这里被发掘和整理出来,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过去的20年中,刘晓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个人抢救、搜集和保护了6000余件这样的教育文物,从文物实证的角度探寻、研究和展示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些文物是他眼中的“宝”,胜过名人字画,胜过玉雕瓷器。他做的这份事业,为国内教育文物收藏和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育文物面临被损坏的危险
刘晓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受酷爱字画的外公影响,对诗书字画早早便萌生了兴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收藏还不像现在这样兴盛。在刘晓的家乡徐州,也很少有人“玩”字画。一次,刘晓在小摊上看到了两幅钱慧安的画,特别喜欢,就花十几元买下来。后来,他到北京逛文物店时,发现这里竟以上百元的价格在出售钱慧安的画。他心想,如卖一幅、藏一幅,不仅能把之前买这两幅画的钱赚回来,还有节余。于是他拿了其中一幅上北京出售,从此开启了他的收藏人生。
初入行时,刘晓收藏的主要是书画,如王铎、傅山、齐白石、张大千、陈少梅等人的画作,另外还有许多古代状元的书画。他外公对这些古代状元的书画很感兴趣,就给刘晓提了个建议:如果把这些状元的书画收成系列,那价值肯定更大。刘晓觉得很有道理,便开始关注古代状元的书画,并对古代状元文化进行研究,从诗词绘画开始,渐渐扩展到了古代状元教育、传统教育文化等更为广泛的内容。正是这个深入了解古代教育文化的过程,触动了刘晓一心去抢救和保护教育文物。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教育所传播的内容,就等于只了解了它的表象。”刘晓对记者说,“承载着我们民族优秀教育文化的教育文物,由于人们理解的偏差,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少有人去保护和整理,大都面临着被损坏的危险……”
到2006年,刘晓搜集的教育文物已有1800余件。这时,国家开始鼓励私人开办博物馆。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保存这些文物,他萌生了办馆的念头。最初他本想建在家乡,后经朋友介绍,曲阜文物旅游局来人邀请他去曲阜建馆。曲阜是孔子的诞生地,这里有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后裔生活的孔府、埋葬孔子及后裔的孔林等众多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刘晓说:“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体现在教育上,经过考察,曲阜唯独没有一个系统展示古代教育文化的场所。如果将博物馆建在这儿,可谓适得其所。”
2006年9月,刘晓通过租赁场地,在山东曲阜开设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状元文化博物馆。由于场地有限,他精选了400余件珍贵教育文物放进馆里,以古代状元接受的教育为线索,分类布置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日看尽长安花”、“孔圣千秋状元师”、“飞入寻常百姓家”四个展厅,向公众陈列展示。这里也成了曲阜的一个文化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