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中国传统山水画追求的诗意境界一样,古典园林也是以寄情山水美学为宗旨。这种审美延续至今,几乎成为一种内在稳固的传统。今天,在都市文化中,无论是自然景象,还是人工景观,都是一种在自然和社会的文化选择。对自然和人工之物的敏锐洞察,反映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回归意识——人们想从焦虑和隔膜中挣脱现代社会的藩篱,重返人的自我精神家园。他们常常寄情于日常生活体验,并从山石、盆栽、景观中挖掘出了自我认同的精神世界,更是发现了山石之物之外的被忽视的意义,衍生出的一种不和谐的矛盾以及与权力相关的隐喻。
在封岩《山石》系列摄影中,一些景物的出现首先混淆了我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它们让观者想起了或许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画册照片,或是再早一些年代的公园一角;甚或是对于一幅古代水墨山水画的残留印象。以《松树白车》来说,中国绘画向来被用来比喻品格的松树与科技产物的汽车一同出现在一个被强调和放大的画面中,它们给予我们印象究竟是什么呢?难道是个人生活与公共空间和谐的并存吗?还是格格不入的焦躁不安呢?或者是对于松树在概念中的印象在此找不到对应点的失语?或者它们是被偷窥或监视的对象呢?直到被逼视面对这些在今日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新”古典景物与当下生活的并列,我们才重新建立起了它们与当代日常真实的关系,这种关系被放大后,出现了许多刺激神经官能的不和谐感。
在《角落盆栽》中,一排像是国庆期间广场上铺天盖地的缩小版盆栽,被摆放在车辆进出频繁的一个脏旧角落,地面由于进出车辆压过红色地毯而形成一片既朦胧又血腥的红,这样的“排场”是对象征权力语言的一种摹仿或崇拜,在我们知道拍摄场景原来是一家高消费酒楼的停车场一角之后,对画面的种种臆想则不言自明。这批作品在内涵上具有的批判性可从封岩那一很具代表性的作品《农展馆贵宾室》得以充分说明,作品具有的非常隐喻的语言是对隐藏在生活周围的那些关于权利、谎言及潜在精神暴力的生动隐喻。
在四合苑画廊项目空间展出山石系列的七张作品中,细节被放大的“石头”纹路 和“环城公园男子”在摄影语言形式上是这次展览比较特殊的两幅作品,也由于这两幅作品的存在,突出了这次展览的观念性。由相纸展现的“具象”石头纹路似乎是对古代水墨山水画抽象性的联想,这样的形式与上面所言那些对于权力的隐喻并列展览的时候,它便可以不仅是一个单纯摹写的应用,而更多的是一种消解或重构的表达,就像公园里面对镜头的男子与城市中一块来自山林的大石,在以人文的角度解读之外,这七件作品在形式上充分表现了相互关涉与戏剧性呼应的想象力。
如果说封岩在摄影《秩序》系列中则探讨的是个人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距离,而在《山石》系列中则直接挪用古典意象,并结合日常生活,生成出一种新古典画面。他最新的《权利》系列是前面提到的两者的延伸,是关于探讨摄影中绘画抽象本质的议题。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