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生产线上的艺术与设计 2012-08-17 11:41:38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王栋栋 点击:
19世纪以前,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二者在生产模式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其受众基本上是上层人士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工艺美术不得不从凝聚精神性的手工产品走向机器化大生产的“冷漠商品”。

肯德尔∙戈尔斯作品《后乌托邦(颠覆里特维尔德)》

肯德尔∙戈尔斯作品《后乌托邦(颠覆里特维尔德)》

 

19世纪以前,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二者在生产模式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其受众基本上是上层人士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工艺美术不得不从凝聚精神性的手工产品走向机器化大生产的“冷漠商品”。虽然历经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多起反对工业化的思潮,却依然难以改变机器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由此,工艺美术不得不从纯美术中分离,而形成新的学科,一种新的审美方式或社会制度(包括商业营利)的具体实践过程——设计。

 

设计在二战前后经历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不断地反思制度、功能、结构、形式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催生出了不少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文化性和审美性的作品。设计强调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它的发展适应了现代文明的进程,悄然地参与了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并成为时代的主流。

 

然而,纯美术在经过一番现代主义思潮的洗礼后被昵称为艺术,如我们耳濡目染的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在现代社会高度繁荣的物质化时代,原本注重精神内涵的艺术也无可避免地被裹入商业的浪潮中。在拜金主义的清扫下,具有精神内涵和独立思想价值的作品越来越难以寻觅。充斥平涂样式和庸俗符号的“国际主义”风格作品却大量涌现,这些忽视思想和语言创新的纯商业性的“复制型”创作成为主流的艺术样式。艺术在这个时候只起到了装饰性的消费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艺术回到了设计产品的初级生产模式上来,可是它却并没有设计的社会理想和实践精神。

 

即使设计在二战后走上了过度的消费主义路线,但完整的设计作品仍然包括创作和生产两个独特的重要程序。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会从一个具体的思想或概念进入创意的状态,有可能是从一次旅行中得到灵感,也可能是从一个社会现象中捕获图像,在工作室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创意。其后,他们懂得考虑现实的可行性,会从想象中大胆地取舍,并从工艺的角度审视材料、结构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如服装设计师首先会做流行趋势分析,制作时还会在人台(辅助服装制版或成型的工具)上安排服装的造型、功能,经营面料的比例和搭配;家具设计师将通过制模成型等方式来检验作品的合理性。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当代社会特有的从创意到生产的类似服务型的模式。这些具体的细节都不难让我们联想到早期包豪斯的社会主义理想。

 

与此相关的是,好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往往会从一种社会问题或关于人类的生存现实出发,结合深入的艺术语言探索,使语言和内容形成作品的共同体,才成为一件有可能触及心灵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是显示艺术家看问题的开阔程度,语言是显示艺术家个性的关键,一个好的艺术家往往历经了长时间的思考和语言锤炼。而迷恋在商业漩涡中间主动放弃思考的艺术家,当然不可能创造出反映真实生存的艺术!但这样的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主流,越来越走入装饰性的形式主义泥潭,导致观念简单、图式拼凑,内容庸俗肤浅。作品就指剩下好看的外壳了。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