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利•希客——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赠争议 2012-08-17 17:42:27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宏宇 点击:
瑞士人乌利•希客把他收藏的1510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给了香港。不是全捐,其中47件作品,以2200万瑞士法郎,也就是约1.77亿港元的价格,卖给了收藏接收方M+博物馆;另外1463件是无偿捐赠。

捐给他们之前,等了你们很久——希客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赠争议

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客在家中

 

“如果全都捐,没准闲话更多”

 

记者:卖给M+的47件作品是你自己挑出来的吗?与捐赠的1463件,有什么区别?

 

希客:是我挑选的。那47件更老一些,1970—1980年代的作品;而1463件大约都是1989年以后的。基本就是这些不同。我的目的是用这些作品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直到今天。我挑选最适合的作品来记录这段历史。

 

记者:这种捐和卖结合的方式,有先例吗?

 

希客:英国画廊老板安东尼•德奥菲把包括安迪•沃霍、培根等名家作品在内的一批藏品捐给国家,这批作品估值的20%-25%,他收到现金。意大利现代艺术收藏家朱塞佩•潘萨,捐给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一大批极少主义作品,我记不太准,纽约付了他整批藏品估值的1/3或者更多。

 

我这次拿的是整批藏品估值的不到15%。选择捐售结合的方式,机构也表现出诚意。如果全部捐,没准闲话更多——东西不值钱啊。博物馆借此也表达了他们对藏品价值的认可。

 

记者:你将来对这些作品还有什么权利,比如M+如何展示,你有权干预吗?

 

希客:捐赠合同里有一些义务条款。比如在头一个三年,博物馆必须提供至少5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做至少3个展览。这样也许已经可以展示所有藏品了。在此之后,1/3的作品必须长期陈列,但可以用博物馆自己的方式,可以和别的作品一起陈列。我也跟M+谈过,只要内地机构有意向,他们必须积极跟内地的艺术机构合作。以人才交流或者互换展览的方式。

 

我也有我的义务。我必须担任博物馆理事会的理事,必须担任收藏委员会委员,必须担任博物馆建筑方案评委。2012年下半年,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竞赛就会开始。他们一直都说,我们要的不只是你的收藏,也要你这个收藏家。他们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记者:跟M+接触前,你已经跟内地机构谈了很长时间?

 

希客:我在很多媒体访谈里一直说,希望把这批收藏带回中国(内地),希望捐出来。但中国(内地)的机构一直没反应。M+联系了我,当然还有别的美术机构,他们知道我想捐出总价超过10亿人民币的藏品,这样的规模会让外边的任何一家美术馆很激动。但中国(内地)不这样。我一直都在说希望这些作品回到中国(内地),真的没兴趣跟纽约或伦敦的机构谈。我的一个朋友认识文化部负责这方面的官员,他积极撮合我们见面。那也是在2011年初了。

 

记者:怎么谈的?涉及捐赠方案细节吗?也是这样一部分捐赠一部分出售?

 

希客:挺细节的,他们要我写下我的想法、方案。我写了封信,列出了我想做的事,捐赠藏品,一些重要的条件。跟我后来交给M+的方案一模一样。

 

最初我说会捐出全部收藏,没有人答复我。后来香港给了我明确的条件和方案,所以我跟内地再谈时也提了同样的方案——他们给了这样的条件,你们怎么决定,请告诉我。我还是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