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100在商业模式上跟艺术家有销售,要求不用艺术家出钱、出作品,直接是销售跟你分成,我采访了几个参加青年100的艺术家,他们觉得这方面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挺大的。
冯博一:因为好多年轻人没有被画廊代理,没有市场,他跟画廊不熟或者画廊还没有选择到他,跟藏家也不熟,青年100提供了这样一个又展又卖的平台,我要是年轻人,我也参加,很现实的。
倒退二十年的年轻艺术家没有这种机会。
冯博一:第一,没有这个概念,第二当时没有这种机会,当时的艺术市场非常弱,只有少数的拍卖行、画廊等;同时,当时国家经济相对较弱,当时人们的基本生存还没解决,谈不上收藏。当时我老说中国未来的艺术市场应该是很好的,现在中国人整个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需求也更强烈,很多人赛车、养马、等,艺术品收藏也开始逐渐起步,提升自身的修养、品位。西方都是这样,早年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挺残酷、疯狂,后来艺术品收藏逐步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人建造美术馆等,古根海姆美术馆、泰特美术馆等很多都是由私人慢慢起家,最后捐给国家。
也有一些担心,如果资本进入,会影响艺术评判的标准。
冯博一:肯定会影响。我一直觉得资本和钱是一个很中性的,它没有问题,钱很难说它好还是不好,关键还是艺术家,比如说艺术家通过他的创造,对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社会给他名或利等不同方式的回报。但是假设一个艺术家就是为了挣钱,哪种风格好卖就画哪种,停止了这种自由创作和独立性,我觉得这个金钱就会带来一种所谓的负面的影响。
商业会对创作有一种导向,刚才您说的在二十、三十年前判断标准是一元的,到九十年代的时候,“85”后开始多元,开始逐渐接触市场、西方,有一些现实主义,到现在更多的商业声音开始发出来以后,商业开始成为影响艺术判断的因素之一。那从对于青年艺术家推广和发掘来看有没有多元的途径呢?
冯博一:我觉得比较成功的艺术家,我所说的成功不是买卖的成功,比如说大家在学术界比较认可,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我觉得这些暑假最基本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许他的画不一定卖得很高,但是他这方面有特点,慢慢未来社会肯定会认可。举一个例子,当时毕加索并不为当时的人所接受,但是大概过了半个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艺术市场应该是比前卫艺术永远滞后的。一般老百姓喜欢,其实已经从某种角度上已经变得比较普及了。所谓“前卫艺术”可能更关注的是前沿,不断地实验、探索,可能不成熟,不为人所接受。如果前卫艺术谁都接受了,也就不叫前卫了。
因为现在商业的诱惑很多,艺术家其实很难有决心探索,同时前卫艺术的风险很大,可能不被市场接受,这个时候该如何鼓励维持他们去探索的热情?
冯博一:其实我们做这个展览从某种角度也是鼓励他们,虽然你的作品没有市场,但我们认可了,邀请你参加这个展览,这也是某种接受和认可,我想对他来说肯定会起到一种鼓励作用。通过这个展览同行、社会会给他一个回应,肯定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如果比较一直持续下去,肯定会有回报的,这里头比较典型的就是徐冰,当然他这回也是总策展人,他一直在坚持自己,但是他的作品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也很好,而且很多人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