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惠民风景油画艺术风格散论
宋惠民是我国著名油画家,以画《曹雪芹》著称。他对青年画家的奖掖与扶持,更是有口皆碑。他十几年来推出的风景油画,更以与众不同的面目表现出这位艺术家的见识与胸怀,在中国当代油画发展进程中实现了新的开拓。
宋惠民的风景油画是对超越时空和永恒生命的礼赞,能引起观者精神的超越与升华,又能掀动其感情的波澜,使之在真情充溢、神完气足的境象中构成诗意的篇章。宋惠民建立起自己独特风格的风景油画,使他在当代油画家中独具一格、卓尔不群。
宋惠民风景油画的独特风格是自觉的。这首先有他的传统文化底蕴。他认为:“风景画的画魂,恰恰就似诗性的表达,在于抒情写意。对我来说,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与我的艺术理念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元素,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都合力助推中国风景画的发展与超越。”我们可以看出,宋惠民创作主体的师心,他的审美进入作品,成为他风景油画的构成要素。这就是刘勰在为风格下界说 时何以要强调“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的原因了。宋惠民追求的师造化,在学理渊源上,是可以上溯到张璪的。宋惠民的风景油画,就应该放在这样一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在“天人合一”、物我混一、心物一体的结构中加以解读。
另外,研究宋惠民的风景油画艺术风格,不能不讲风骨。在宋惠民那里,风骨既是他风景油画独特风格的鲜明特色,也是他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追求。风骨,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和风格形态,最早是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刘勰将“风”与“骨”分开来对提,“风”侧重于讲情、讲气,主要是内容方面的因素,“骨”则侧重于“结言瑞直”,刚健,既表现为语言运用的力度,亦涉及立意。刘勰的发挥,“风”与“骨”互文足义,组成一个范畴,用以表述刚健骏爽的风格。自六朝以来,以风骨论人、论文、论画,逐渐形成一种传统,对于刚正而有气节的人,对于风神骏爽,刚健遒劲的文风、画风都可以使用风骨的概念来论定。而在品鉴一件艺术作品时,人们又常常是把人品和画品统一起来使用风骨这个概念的。宋惠民深受这一传统影响。在宋惠民风景油画艺术世界里,最见风骨意象的是古柏、老树、枯木。《苍茫》、《明月惊鸟飞》、《悠悠岁月》、《一抹霞光》、《煌》、《翱翔》、《明月光-长城》、《夕阳红》堪称为具有风骨意象的代表作,也是风景油画的极品。在这些作品中,画家用画笔画出了旷远绵邈,岩岫杳冥,参天大树或断干残枝,却无不勃发着磅礴生机。每一幅画作,都有念天地之悠悠,民族精神之象征。这种意境是宋惠民对艺术的自信,是对自己艺术积淀中所深化的的中国艺术精神的自信,是地道的中国气质与民族气派。“而发现被称之为个人气质,时代精神或种族性格这类作为重要成分的条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条件决定了个人、时代、民族的风格。”《一池春色》、《生灵-于时空间穿行》、《早春-残雪》、《北方之秋》、《秋之韵》、《远方之一》、《远方之二》、《远方之三》、《绿石谷-小鸟》、《鹤乡-春绿》、《春光》、《初雪》、《北国风光-秋葵-初雪》、《白桦-初雪》、《明月惊鸟飞》、《北方的云》、《北方系列—夕照》、《雾迷雪岳山》这些作品致力于表现自然界季节转换的倾向,体现了画家敏锐的直觉与轻灵飘逸的笔触,更多的是恬淡沉静的清幽和清新简约的抒情。宋惠民画风景油画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而是把风景主题化了的“物象”和“物象”与自己认识的关系置于表现之首位。他通过色彩的对比,知觉视觉的区别,形成画面上的色彩秩序、色彩结构、色彩意境,从而达到“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可抒,因为对形势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相适应。”因此,宋惠民的风景油画经常采用结构笔触、高光笔触、方向性笔触、跳跃笔触,无论是“刮”和“切”,还是“堆”“拉”,都融入到笔触中,经常是大块、大面积、黑色、黄色、蓝色或白色,他寻求着这种色彩基调中所具有的色彩对比,乃至能构成整幅作品色调的语言,寻求着油画表达中国色彩特征的那种更深的东西。把握住了艺术灵魂的宋惠民,透过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所看到的正是艺术家在自然中所产生的新的生命的巨大冲击力。因此,宋惠民在他创作风景油画中把用心感悟自然观的建立和体现始终作为艺术的终极目标。他所言心,是相对物质存在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心灵精神、意识可以 通用。
宋惠民风景油画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中国文化意识与西方色彩的结合,将中国画中写情、写境、写意和中国文化精神引入油画,既有油画丰富、凝重而洒脱的色彩,又有中国画的空灵和韵味,极富精神内涵又富个性的民族特色,赋予了风景油画以新的形式内容及精神魅力;其二是创造出一种色彩与色彩之间相互交锋的画面,使其内心的直接表达和自我感受共铸作品空间,由绘画美升华为意绪美与诗性美。
总之,宋惠民的风景油画具有生命主题意绪化与诗性化,用色彩描绘出雄伟诗篇。他用异质语言表达出中国文化气质和文化情感。宋惠民构建了自己凝重浑厚、沉郁苍润的风景油画艺术风格。一言以蔽之,面对宋惠民的风景油画,感觉的是“其精内蕴,大美不言”。
【相关链接】:
【编辑: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