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特定存在问题及其意义的揭示就是观念艺术的“观念”,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转向”是指“观念社会学转向”或“观念社会学存在论转向”(简称“观念存在论转向”)。。创造这种“观念”的语言当然是语用学的,是在具体问题语境中的语用(语境中的语言就是话语);而且这种语用首先是解构主义的,它不仅解构了艺术(语言)的既定本质,更是解构了社会文化政治的既定秩序(结构),从而使存在问题的发现成为可能。所以解构主义是“观念”的前提和基础。上述动态语言符号结构同样能够有效地使读者体验到同样的人的存在问题及其意义,而不是使读者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不会得到作者意欲揭示的那种独特的人的存在问题及其意义。尽管读者与作者的体验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不是完全不同,不然创作也就失去了它的特定意义,也就不存在误读一说了。科学思维方式正是在人的存在问题和意义的体验和揭示的各个环节,发挥着相对准确的作用,最终使人的意义的诉求成为可能。
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观念社会学转向”或“观念存在论转向”的形而上学可能性,至少是我的当代艺术的“问题主义”的形而上学可能性。
所以,从当代艺术的终极意义诉求的角度看,中国当代艺术不存在鲁明军的第三个判断所说的回到语言(学)或回到形而上学的语言(学)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在“意义大讨论”后总体上已经实现了“语言学转向”,它们本就是语言的,并且也是有形而上学的可能性的,即使是邱志杰的“后感性”也是“语言学转向——语义学转向”的结果,且有“心理学形而上学”的诉求;而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中的“泛观念社会学转向”、“观念社会学转向”和“观念存在论转向”,更是“语言学转向——语用学转向”的结果,特别是“观念存在论转向”已经建构了一种“观念存在论形而上学”的新形而上学可能性。今天的“图像转向”可视为“语用学转向”的新进展,因为图像是一种在表征功能上不同于语言的语言,图像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可以丰富艺术的意义表征系统,但其表征功能的实现还是需要在社会语境中的具体“语用”。没有“语用学转向”,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的“后殖民批评”(尤其是王南溟)、“女性主义批评”、“法学批评”(尤其是王南溟)、“社会文化政治批评”以及王南溟的“批评性艺术理论”和我的“问题主义”等等,都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后殖民批评”,那些“后殖民艺术”之所以被发现是“后殖民”的,正是因为批评家将作品文本语言结合了艺术家创作的具体语境,包括国际、国内的“东方学”的现实和历史语境,以分析文本意义指涉的结果,如果不结合影响艺术家的“东方学”语境分析,只是单看作品文本语言本身,则结果不仅仅发现不了它们的“后殖民”性质,而且会觉得它们非常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性,事实上到现在也有很多批评家不顾“东方学”语境而肯定那些后殖民作品。再比如“女性主义批评”,许多所谓的“女性主义艺术”(如“女红”之类作品)之所以被发现处在男权主义文化的不知不觉的禁锢中,同样是因为批评家结合了不知不觉地牵制女性的包括“女红窥视欲”在内的男权主义文化的社会语境分析的结果,不结合这种语境分析,“女红”之类的“女性主义艺术”作品就无所谓男权主义文化禁锢的问题,同样到现在也有很多批评家不顾男权主义文化语境而肯定那些女性主义作品。而王南溟的“批评性艺术理论”更是自觉地运用“语用学转向”建构的、具有明显超越性的当代艺术理论,它和鲍栋批评的“对文化政治观点的抽象化表达或者对文化政治现实的总体化再现”的“现实主义的反映论”【36】有着根本区别,因为在具体社会问题语境中的文化政治批判不可能是“抽象化”或者“总体化”的。上述其它批评也都是建立在语用学基础上的。
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批评的“语言学转向——语用学转向”已经较广泛、深入和系统了。
也所以,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批评不存在要重新倒回去设立“语言学转向”命题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早已弄清了它的主要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原理等等,并在实践上确立了“语言学转向”——“语用学转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比较系统地建构了“语用学转向”的具体命题。至于“语义学转向”更是已经被“语用学转向”所超越而不适合独立应用,只能统一在“语用学转向”中做局部地应用了。“语言学转向”作为命题已经失去了当代艺术学术的先锋性而不能成立,尽管有太多的批评家和艺术家自己并没有完成“语言学转向”的任务,但那是他们个人的事;也尽管20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及其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命题在今天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完善,但作为当代艺术的前沿学术已经实现了“语言学转向”命题,不存在鲍栋在《未完成的语言学转向》一文中所说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尚未真正完成”的问题【37】。当已经有了很好地实现了“语用学转向”的新的当代艺术及其批评(包括理论)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艺术及其批评只是应该不断寻找“语用学转向”的新的具体方式,建立具体的“语用学转向”新命题,从而真正实现当代艺术及其批评的“语用学转向”的多元格局;或者将“语用学转向”具体命题进行学科化建构;再或者更有意义地去建立超越整个“语言学转向”的新命题。
注释:
【1】裴毅然《论文学的终极意义》,《名作欣赏》1995年第1期。
【2】鲁明军《除魅的时代与形而上学的守护者——当代艺术的话语政治》,《艺术国际网》“鲁明军的艺术空间”2010年6月文章,现已被删掉。原文载《现代中文学刊》(华东师范大学编)2010年第3期。删节版载《画刊》2010年第6期。
【3】【4】【7】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111-112页。
【5】同上,页431。
【6】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手记》,网上搜索。
【8】吴味《意派:玄学文化的“妄想症”》,《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2009年6月26日文章。
【9】【10】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页211-213。
【11】易英《艺术的边界》,《艺术评论》2004年第2期。
【12】易英《力求明确的意义》,《江苏画刊》1994年第12期。
【13】【20】王南溟《重新检验观念:杜尚与观念艺术之间》,《美术同盟》2004年“评论”栏。
【14】【15】邱志杰《一个全盘错误的建构 ——驳<力求明确的意义>》,《邱志杰网》“文章”栏目。
【16】-【19】李公明《论当代艺术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学转向》,网上搜索。
【21】【22】王南溟《意义的设定:从解构到批判》,《江苏画刊》1995年第3期。
【23】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邱志杰网》“日志”栏目2009年文章。也可网上搜索。
【24】吴味《当代艺术是一种新的社会科学——吴味访谈》,《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2008年9月24日文章。
【25】-【28】参见吴味发表在《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的许多讨论“问题主义艺术”的文章。
【29】吴味《从“诗”到“思”――当代艺术的观念转型》,《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2009年5月27日文章。
【33】吴味《本体论超越与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在“3+1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2010年5月25日文章。
【30】王南溟《“改革开放”现实主义艺术:鲁虹和孙振华的评论》,《**艺术网》2007年4月16日“评论”栏。
【31】【32】王庆丰《辩证法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网》“论文在线”栏目2010年8月7日文章。
【34】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页153-170。
【35】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页227。
【36】【37】鲍栋《未完成的语言学转向》,《画刊》2009年08期。《艺术国际网》“鲍栋的艺术空间”2009年8月18日文章。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