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新关系催生艺术品保险新格局 2012-08-23 17:10:20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王宁 点击:
早在2010年底,保监会与文化部就曾联合发布过通知,要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其后保监会明确提出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11个试点险种,并确定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作为试点保险公司。

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增长,艺术品基金与艺术品保险等原本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极为罕见的新兴事物逐渐成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新宠。其中,由于国内近段时间频繁爆出有关艺术品遭到意外损坏、盗窃以及自然灾害威胁的消息,也使得艺术品保险成为近期国内艺术品经营人士所关注的焦点。

 

早在2010年底,保监会与文化部就曾联合发布过通知,要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其后保监会明确提出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11个试点险种,并确定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作为试点保险公司。在此之后,国内其他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加入到艺术品保险行列中。

 

2102年初,就在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之时,法国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在上海和北京高调宣布进军中国艺术品市场。据了解,安盛艺术品保险属法国安盛集团旗下,是全球惟一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目前已经有从业50多年的历史。此次,安盛艺术品保险与同为安盛集团旗下的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安盛/上海丰泰)合作推动这一保险项目。今年7月,上海丰泰又与人保财险签订了艺术品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艺术品保险的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同时,据上海丰泰方面介绍,自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以来的5个月里,艺术品保险保费收入已近400万元。由此可见,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也并非真的那么难以前行。

 

道德风险或成艺术品保险最大障碍

 

艺术品保险在国内出现已有些日子,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国内缺乏具备专业资质的鉴定机构;二,道德风险过高。缺乏鉴定机构导致了艺术品价值判断也缺乏依据,致使艺术机构与藏家在投保时很难与艺术品保险公司确定投保额度,势必会影响到艺术机构与私人藏家在为艺术品购买保险时的主观情绪;道德风险的过高存在则导致了艺术品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方时的谨慎,甚至会将私人藏家的艺术品保险业务拒之门外。上海丰泰高级经理蒋盈也说到,“很多艺术品保险公司所推出的险种其实是可以满足市场上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之所以有保险公司选择拒绝,也正是因为觉得道德风险太高。当然,这也需要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逐渐成熟,只有在规范的市场当中,你所获得的保障才会越多,保险公司也才会敢给予越来越多的保险、保障,整个行业中需要保险的人也就不会长期处在一个想要获得保险而无法获得的环境之中。起初,这或许是一个矛盾体,需要建立相互的信任才能改变。”

 

艺术品保险作为国内艺术品市场领域的新兴产物,在其最初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当然在所难免,艺术品保险从无到有,国内艺术品领域也同样需要一段时间的接受期。安盛作为国际性艺术品保险公司,在经营艺术品保险方面所具备的经验自然不少,但在谈到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时,蒋盈说到,“这些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前期我们接到了很多承保的项目,但总体而言,安盛在现阶段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的前行依旧是持谨慎的态度。”

 

不止安盛,谨慎的态度已经成为国内目前众多保险公司在开展艺术品保险业务时的基本姿态,道德风险的过高存在固然是制约国内艺术品保险前行的最大障碍,但国内艺术品领域对于艺术品投保观念的陈旧却也不容忽视。

 

观念转变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几乎每天都有艺术品展出展演,但在这些数量庞大的艺术品活动中,会对艺术品进行主动投保的可能寥寥无几,曾有位策展人说到,在其组织策划的艺术品展览当中,能够主动为艺术品投保的展览占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言下之意十分明确,剩余的九成多艺术品展览是不会为艺术品购买保险的。在国内,这不是一个特例,这样的事情可以用普遍来形容。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数家经营艺术品的画廊和私立美术馆,其中,一些国际性艺术机构表示会为各自的馆藏作品购买相应的艺术品保险,投保公司多数为国际性保险公司,少有国内艺术品保险公司;私人美术馆则表示已有这方面的计划,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为馆藏作品购买艺术品保险;国内画廊的经营者则表示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尚未实施。

 

国际性艺术机构与美术馆因其各自的特殊性需要为展出的作品和藏品购买一定的保险,而画廊作为艺术品市场中的一级市场,显然不存在为艺术品购买保险的义务,因为进入画廊的艺术品一定是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注定要在短时间内出手。想必,没有人会愿意为已成商品的艺术品购买保险。

 

沦为商品后的艺术品,为其购买保险自然变得不可思议,这或许也是大多数人不愿为手中的艺术品购买保险的原因。艺术家作为艺术品的生产者,势必不会为即将或已经成为商品的作品买单,而画廊经营者面对的则是已成商品的艺术品,注定要被买走,何必将心思浪费于艺术品保险之上;抱持着今天买进明天卖出理念的所谓藏家,更不希望将资本投入到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艺术品保险上面,在他们的眼中,艺术品只是一个投资的渠道,换取经济价值才是他们的目的。

 

试问,如果这样的陈旧观念无法被摒除,国内艺术品保险行业怎么会有明天。

 

新的供需关系

 

虽然,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就近段时间的发展而言,艺术品保险已经开始逐渐被国内艺术品领域所接受。正如蒋盈介绍的那样,“国内艺术品收藏领域的新兴热潮正在出现,随着近两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关于艺术品保险的需求也自然随之发生改变。国外艺术品保险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在艺术品收藏方面有这样的需求,很多家族性质的收藏需要借助艺术品保险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以前因为国内艺术品领域没有这样的需求,很多内资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这方面开发的计划,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藏家和艺术机构开始意识到要为他们的艺术品购买保险,形成了这方面的需求,也促使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开始设立艺术品保险的项目。”

 

新的供需关系的出现势必会带动国内艺术品保险行业的整体发展,一些藏家与艺术机构开始主动寻求与艺术品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此类信号的释出,无疑会为正在前行中的国内艺术品保险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宋林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