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寻城记报告之一:成都——私人收藏的千年复兴 2012-08-24 13:34:17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二晓 点击:
成都地区的收藏,始于汉代,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众位大师都曾经到川进行创作,并留下了重要的作品,这形成了成都收藏的积淀。进入新世纪,由于成都地区的经济和地理等因素影响,其收藏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但是在拍场上,还是经常会有川籍收藏家的身影。

收藏寻城记成都站文化论坛现场

收藏寻城记成都站文化论坛现场

 

成都地区的收藏,始于汉代,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众位大师都曾经到川进行创作,并留下了重要的作品,这形成了成都收藏的积淀。进入新世纪,由于成都地区的经济和地理等因素影响,其收藏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但是在拍场上,还是经常会有川籍收藏家的身影,特别是最近几年不断涌入的川籍新买家,成都袍哥文化深深影响着其收藏圈子的形成,在收藏寻城记成都站中,记者接触到的新进场的买家,几乎都是受朋友影响进入拍场。大量的川籍藏家的出现,再加上多数人对于艺术品市场报有投机的想法,导致了川籍藏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藏而不研。

 

现代藏家起源

 

成都藏家江功举是成都市文物局专家库专家。他从80年代就开始搞收藏。当时国家刚从动荡中脱身,百废待兴,私人收藏文物还是这个社会陌生的禁品。《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多次讨论,该不该开放文物市场。反对的观点认为,开放文物市场会刺激盗墓等不法行为,低买高卖的交易则是鼓励投机倒把。支持的观点则认为,文物现在价格低微,所以大家不重视,可以开放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保护文物。因为个人对书籍字画的爱好,大学毕业于中文系的江功举在市场可否开放的争议时期已经投身文物收藏。“我读高中时候看到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序》,对我影响很大。文章里谈到她和丈夫收藏很多拓片,金石的艰辛过程。他们节衣缩食,经过战乱,颠沛流离。前辈们这么艰辛努力地保存中国的文化,我很受感动。”江功举回忆说。这种因为兴趣而非牟利需求的动机,让他在多年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刚结束拨乱反正,把运动期间抄家的物资退还给各家。但这些老东西很多是上一代人的藏品,后人并不一定理解和喜欢。而且,当时成都居住条件很差,一个家庭能有个独立的一居室都是奢华条件,成都气候潮湿,不利于文物的保存,很多家庭都希望把退还的文物出手。江功举觉得这是个收藏的机会。

 

成都市最早的文物交易市场在春熙路的孙中山铜像旁,古籍书店后门的一个小街区,市场很小,但成都市的民间文物交易就发轫于此。另一位资深藏家,成都市顺达置业集团董事长符顺涛对雅昌艺术网记者回忆,30多年前,那时候的他才20多岁。当时还只是个木匠,但为了追赶时髦,想买一块80块的上海牌手表,手里的积蓄只有40块钱。符顺涛将祖传的一对同治冬瓜罐拿出去卖了。

 

这是当代成都文物市场的发源。江功举当时在成都市总工会工作,工资除了必要的家庭支出,都用去收集藏品。“当时的市场不缺资源,缺买家,藏品价格不贵。”江功举说,“一件谢无量的书法,20——30元/件,现在一件可能要10多万。还有张大千的作品,当时也就200——300元/件。1983年他去世后,价格也才上升到500元左右一件。一张8平尺的画,10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今天的价值在500万以上。”书籍就更不值钱了,因为书籍对藏家的文化要求更高。江功举曾经用不到100元买了一批300——400册线装书,这两年的价格达到4万元左右。“其实书籍比画花费更多的人工,从刻版,造枣木版,然后工人一个字一个字刻出啦,最后印数还有限,一版能印500部就很不错了。”一开始文物买卖还是属于灰色交易,不为官方认可,但它一直在地下悄悄地成长。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交易人数的增加,市场从春熙路移到了老城隍庙的花圃路上。江功举记得,因为那里地处一环内,交通比较方便,而且有一条河,河两岸比较安静。当时去这个市场还多是文化人,因为出版业并不发达,经历过动荡的文化人对书籍有一种渴求,江功举就在此认识了很多成都文化界传媒界的名人。但时常有城管去查抄交易,把商贩们的物品直接扔到河里,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河面上漂着书。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