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皇帝”曾灶财
我刚到香港时正是曾灶财“创作”旺盛时期,走到街上会经常欣赏到他的“涂鸦作品”。可惜,直到07年这位“九龙皇帝”“驾崩”也未朝见过他的龙颜。我对他是景仰还是怜惜都说不上,但却不能忘怀。今天,写点文字与朋们友分享。
“我一出世已经是九龙皇帝!”这是香港儍佬曾灶财的惊人之语。
“香港这个地方是我太公的,九龙城土地也是我太公的,”曾灶财说的这些疯言疯语听来令人难以置信,但他说他家谱载有:世祖曾广祯是周朝首相,亦是香港秀茂坪大山主及大地主,二世祖曾潮风是周朝驸马,住在九龙城,三世祖曾文孙是…
对曾灶财来说,所有事情都可以糊里胡涂,对于自己的显赫身世”绝不含糊。为了宣泄心头积愤,他从30多岁开始“告地状”,即:每天用墨汁和毛笔,到自己认为应该所拥有的“疆土”上,四出“颁发圣旨”,宣示对九龙的“主权”。自此他的墨宝遍布港九各区,常常在电灯柱、电灯箱、墙壁等处发现他密密麻麻的“御笔亲题”,写的完全是一些另人难懂的、天书般的语言。
经过近半世纪的“创作”,他的墨迹已成为香港独特的城市景观。因此,他也给自已带来不少麻烦,有的市民不满他弄污公物而报警,曾灶财多次被控告。他的涂写行为经常与市政人员及警察发生争执,并屡遭带走、检控,警方多以警诫或罚款了事。1980年代曾有电视节目指他其实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人,但被他的家人否认,对他一直是众说纷纭。
曾灶财一生又充满了传奇,在九十年代初得到一位艺评人赏识,把他的街头涂鸦捧入大雅之堂,在艺术中心为他办展览、为他出书结集,他开始“转运”,成为部分文化艺术和设计界人士追捧的“民间艺术家”。1990年代,香港的一位著名时装设计师采用了他的涂鸦来设计时装,引发了一场社会争议,事后,这位设计师撤回他的时装创作;2001年他被邀拍摄清洁用品广告,生产商只付给他很少的报酬; 2002年香港的一套以香港政局为题材的舞台剧《东宫西宫》,主角以“曾灶财”来命名;2003年曾灶财的涂鸦作品于“威尼斯双年展”展出,他成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第一位香港人。
他的生活并没因成名而得到提升改善,香港有记者采访时,他常索取“小费”,记者只会随意买几个鸡尾包或菠萝包作为“贡品”,偶然也会为他送上一盒叉烧饭。
2004年10月底,他的作品被人拿到苏富比拍卖,最后以5.5万港元成交,由一名康姓太太投得。事后记者访问曾灶财,他反问记者:“康太太是康熙的后人吗?”
2005年,世界潮流时事杂志《COLORS》第65期,以他涂鸦作品照片作为该期的封面。
曾灶财这位原本平平无奇的老人家,成为香港家喻户晓后,仍然是依靠申领综援金度日的小人物。年事已高时,迁出公屋居所,到安老院渡晚年。在留医驻院时,医生护士纷纷让他给他签名,以作纪念,这使曾灶财高兴得合不拢嘴。临终前,家人亦经常前来探望,令他也感受到难得的家庭温暖。2007年7月15日曾灶财病重,到凌晨四时,这位“九龙皇帝”因心脏病而“驾崩”﹐享年八十六岁。
傻佬曾灶财成为港人另类的集体回忆。他的行为本来只是香港人茶余饭后的笑话,说笑完后,人们转眼也就忘记了,可是,一件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只要恒久地出现,会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他的字迹在街头已日见其少,大部分“墨宝”被政府洗刷一空。在他病逝以后,还有少量涂鸦遗留在闹市,鉴于港人要求,
过去不曾受注意的街头涂鸦作品如今己登上大雅之堂,这意味着香港艺术风气的转变。“九龙皇帝”曾灶财原本喜欢随街涂写,后来变成涂鸦艺术,那么,他到底是疯子还是一位艺术家?
曾灶财用廉价墨汁多年固执地到处写大字,根本没有意识创作艺术,真正的艺术创造是“他人”,是谓之 “学者”。曾灶财是被那些文化界、艺术界的学者带上了光环,升格成为艺术家,甚至是反抗殖民主义的斗士。他书写的文字原本是无意义的疯人疯话,被各方学者强灌思想、自行解读,这便沦为表达学者们文化议题的工具,更进一步把“九龙皇帝”的涂鸦推上“威尼斯双年展”的殿堂,使其成为名付其实的当代艺术,这足以说明,只要参有学者意识,就会改变事物原来旨趣。
所以,“当代艺术”并不是独立客观的存在,只不过是艺术人的随意定义而已。杜尚的小便器可以成为艺术品“泉”,所以,当代艺术可以不是艺术。
在香港
灶财的
曾灶财的涂鸦墨宝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