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芬奇的科学密码展看 2012-08-28 11:38:02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
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和《最后的晚餐》等杰作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还擅长雕刻、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

列奥纳多·达·芬奇自画像

列奥纳多·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设计的“垂直起降仪”

达·芬奇设计的“垂直起降仪”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他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无师自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和《最后的晚餐》等杰作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还擅长雕刻、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达·芬奇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世界上最难画的就是人,而他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和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穿越时空回到500年前,中国正值明朝,“洋枪大炮”、“机器人”在当时根本无法想象,远在意大利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却已经在手稿里画出一幅幅令人匪夷所思的“现代发明”。近日,由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原装引进的“达·芬奇的科学密码”展首次登陆中国,在广东科学中心免费对公众开放。大家赫然发现,这位16世纪艺术大师除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等名作不朽外,竟然还在军事机器、水力机械、力学机械、飞行器、解剖学、机器人发明方面拥有天才般的智慧。据悉,该展览将一直持续到年底。

 

达·芬奇手稿中的“密码”

 

达·芬奇常常将自己的思维、发明和观察巨细地记录在他的亲笔手抄本中,图文并茂。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项展品都配合着手稿展出。展馆工作人员说道,“看着手稿,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想象与解读。”

 

1519年,达·芬奇去世后,留下长达1.3万页的笔记和设计手稿,由好友梅尔兹收藏,但由于其子嗣对达·芬奇的手稿毫无兴趣,他们甚至把书页撕下卖给收藏家或是分送给朋友。至今,达·芬奇手稿保留下来的只有6000多页,分散收藏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馆或图书馆中,仅有一册落入私人手中,比尔·盖茨曾以3080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一册,令这份手稿成为全球最贵的“图书”。

 

解读达·芬奇“密码”并不容易,因为他在笔记里自创了一种难以判读的“镜像文字”,就是把字母从右到左反向书写,而常使用特殊的代码来取代数字和字母。有些人认为这是为了保密他的思想创作,预防被抄袭。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为了避免鹅毛笔的墨迹沾到纸张而作的自我训练。

 

文字解读之难,再加上手稿中多是零碎的思路与记录,意大利达·芬奇博物馆组织研究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复原制作了100多件其发明、设计以及艺术作品,包括军事机器、水力机械、力学机械、飞行器、解剖学、机器人、音乐、美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他在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成就。据了解,这批展品是首次中国展出,也是国际巡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曾谋求“军事工程师”一职

 

达·芬奇31岁时离开故乡佛罗伦萨前往米兰,当时他给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其后得以录用,供职16年。这封求职信就是著名的《致米兰大公书》。在信中,达·芬奇列举了自己人作战机械发明,包括坚固的桥梁、投石机、装有大炮的铁甲车等。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意大利战事频繁,达·芬奇如同中国战国时代的谋士,设计出很多战争机械,献给当时各政治势力的统治者。本次展出的达·芬奇军事设计包括投石机、战斗马车、坦克等,由于当时的战争必须近身相搏,仍旧十分血腥残忍,往往会造成可怕的肢体伤害,这些设计全都是以造成敌方最大伤亡,同时又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为目的。

 

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而达芬奇的“坦克”显然早得多。从设计手稿上看,中心有机械操纵杆和齿轮,使车身可朝不同方向走动和转动,还配备了多门大炮可同时开炮。达·芬奇这样描述这种装甲坦克:“它可以依靠自己的火炮紧紧靠拢敌人,并且没有任何一队士兵可以突破它。步兵可以紧随其后快速前进而不受伤害。”这就是现代坦克的前身。

 

着迷于“上天下海”

 

在这片可以“飞”的展区,会看到各种各样“翅膀”,滑翔器、飞行器、空气螺旋桨等等。在达·芬奇的笔记中,曾记载他从孩提时期开始,就梦想着能如同鸟儿一般在天空飞翔。达·芬奇留下许多飞行器的设计图,早期他模拟鸟类的翅膀,设计机械装置让人飞起来。他可能发现这种方法并不可行,于是在后期改用风力的设计。


 

“飞行器”是达芬奇最著名的绘图之一,绘图非常精确,并附有实用的批注。一个人在平台伸开身体,并把脚放在镫索丽,这样就可以一只脚抬升机翼,一只脚降低机翼。现在大家并不清楚达·芬奇是否已成功打造出飞行器,但达·芬奇那颗充满无限想象力的脑袋里,关于飞行的梦想与实现,是最令人惊奇的发明!
水下的世界,是达·芬奇另一个非常着迷的世界,他是第一位发明潜水衣、水肺、救生圈及潜水艇的人。这些现场展示的潜水衣既有呼气管和吸气管,还有玻璃的眼罩。令人讶异的是,具有独立呼吸设备的“潜水衣”真正意义上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远在几百年前的达·芬奇为何如此超越?“穿越”大概是最不可思议又最合适的解释。

 

按照他的理论,水是控制这个宇宙的元素。达·芬奇相信,如果他可以了解水如何在土地与大气中移动,就能发现造物者之谜。为了解水而不断探索,他设计出可以让人通过水中或运送过水面的器具,像是船只、桥梁,甚至是行走于水上的工具,如同达·芬奇想要靠飞行器征服重力一样,这些设计也反映出他想要支配水这项元素,为达到实用目的而操控它。

 

打造能敲鼓的机器人

 

“达芬奇的科学密码”曾在多国展出,但“机器人”是本次展览增设的一项内容。在达·芬奇众多设计中,一幅画于1495年的素描是一个机器人,有着人类的形体,靠着机械构造而能自动,被称为“敲鼓的机器人”,许多参观者经过它的身边总要抓起它的“手”轻轻敲打一下,“原来真的可以动!”

 

这幅素描中的机器人,在设计图中是许多零碎的组件,现在展馆中看见的完整模型是展览团队完全依据达·芬奇所描绘的尺寸与机械构造制作。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图,连接在“机器武士”脚上的动力轴的尽头可以安装一个螺旋推进器,然后通过风能或水力提供动力进行驱动。在这个机器人的滑轮、齿轮、绳索、弹簧的外面再罩上一副中世纪武士的盔甲,达·芬奇的“机器武士”彻底“活”了过来。令人遗憾的是,完全依据达·芬奇当时的材料来制作的原型,关节处很容易磨损而毁坏,而无法成功地运行。

 

不过,展览团队还是从达·芬奇不全的手稿中,发现了达·芬奇设计的敲鼓机器人,并成功打造出来,如实地呈现于本展览中。

 

“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

 

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堪称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画作,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远赴法国罗浮宫,去看这幅被阻隔于防弹玻璃之中的名画。2010年,法国摄影师兼工程师PascalCott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多光谱相机,拍下了13幅2亿4千万像素的“全裸照”。这些史无前例高画质的照片,终于为世人揭露了25个从前肉眼无法看到的秘密。

 

此次展出的“全裸照”中你会发现,原来“蒙娜丽莎”是有眉毛及眼睫毛的,只是随时间侵蚀掉了,蒙娜丽莎的背后有小路、丘陵,天空及山恋的颜色原本是蓝色,而不是现在所见褪色后变成的绿色,双手紧握毛毯的位置、笑容、脸部大小及表情都有被修改过。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在蒙娜丽莎眼睛下有3处瑕疵,据说是因为当时被拿破仑挂在浴室受潮的缘故。本次展览中也展示了这些细微的变化。

 

此外,本次展览还邀请到意大利湿壁画大师安东尼奥·迪·维多,以原尺寸、原工法、原景、原色忠实地呈现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以宗教为主题的湿壁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绘画,是一种将绘画与泥水混合的绘画技法,画于墙面或屋顶之上,构图和上色必须在灰泥干燥之前迅速地完成。但这种绘画方式对慢工出细活的达·芬奇而言,显然是不适合的,虽然尝试多种方法但并不成功,仅在几年以后,《最后的晚餐》就开始褪色,灰泥也出现裂痕或剥落,导致我们今天看到的画作,遗失了许多细节。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最后的晚餐》,都是后人临摹的油画,或是复制画。

 

解剖过30具尸体

 

“画画”是达·芬奇广为人知的“天赋”,当你看到他的解剖图时,即明白他的绘画为何可以炉火纯青。现场展示的解剖及分析人体各部位的绘画手稿,仿佛精准描绘出每一根神经,每一块肌肉线条。

 

当时的意大利因为宗教因素,是不允许解剖尸体的。显然达·芬奇不太听话,他师从韦罗基奥开始认识人体解剖学,在长达30年的研究中,达·芬奇解剖过30具尸体。他是第一个具体描绘脊骨双S型态的人,第一个画出子宫中胎儿,同时也是第一个画出腹腔中阑尾的人。达·芬奇还能完美地表现头骨的形态以及脑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图。展览相关负责人叹道,“如果达·芬奇在世时而不是在他过世后的1580年出版这本解剖学的理论著作《绘画论》的话,也许现代医学会有更长远的进步。”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