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8月29日-9月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装帧艺委会和雅昌集团合作的《[艺术×工学=设计2……n]——2012中国当代书籍设计艺术展》在博览会中展出,8月30日,雅昌集团举办了一场关于书籍艺术、工学和设计的论坛,邀请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装帧艺委会胡守文、韩济平、张志伟、杨林青设计师,各位嘉宾就[艺术×工学=设计2……n]这一主题展开对谈,共同探讨如何协调艺术与工艺的关系,还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书籍作为信息载体,它的承载功能的价值变化等话题。
刘晓翔:纸质书籍本身存在各种挑战
论坛由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常委刘晓翔主持,他认为在当下的环境中,书籍受到各种挑战,尤其是电子出版物的挑战,书籍自身如何生存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另外,书籍如果没有工艺就不能成为书籍,所以工艺的重要性对于设计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志伟:电子书籍冲击下 纸质书籍仍然重要
“现在我们资源的匮乏、环保的要求、电子书的冲击造成了我们现在出书的成本在提升,现在做一本书,包括将来,只有有价值的选题才会物化呈现,例如以资讯为主的东西,可以用电子书传承,看过就结束。但是有很高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传承价值的书恰恰需要物化呈现。例如一本书,它所用的工艺和它所传达的内容相吻合才是最好的,‘工学’在书上得到体现。”
胡守文:艺术家的设计美丽,非艺术家的设计豪华
胡守文并在论坛上对于“工学”这一词汇进行解读:“刚才我在展板上看到一句话,古希腊的哲学家讲:‘艺术家的设计是美丽的,而非艺术家的设计是豪华的’。所以设计师看上去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你如何把它做的更美,审美的标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而不管怎样,我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认识到‘工学’在设计程序中所起到的作用,设计成一个自己认为很美好的东西就好。”
韩济平:艺术讲究感受为先 ‘工学’同意‘天学’
韩教授也解读了艺术在图书设计中的涵义:“艺术很奇怪,艺术也很荒诞,艺术是真真假假的,虚虚实实的,可有可无的却实在的东西,列宁曾经说过艺术是科学之外的与科学不同的东西。但艺术的‘术’的范畴就同意‘工学’,例如布材可以形成画面,音质可以形成歌曲,造型可以形成舞蹈,这样的有形方面实际上与‘工’都是密切相关的。画速写讲究一个先后,先后讲究一个感受,艺术讲究感受为先,艺术里离不开工学。今天我们谈的工学主要指的是做工,人工致学,工程学,工程学谈的所谓的‘工’涵义太多,当我见到这个主题时就会有直观的感觉,就是‘工学’同意‘天学’”
宋强:“工学”让设计师的构想物化成书籍
宋强以雅昌多年来的经验解读了工学在设计中的作用,“工学”的突破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化学、材料力学、结构学等,以及在软件与设计师的配套等方面。“所以,我们认为工学和设计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科,这是我们对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个理解。”
杨林青:最重要的是从内容出发
“因为图书的内容不一样,我去寻找了如何呈现他们内容的形式,再跟印厂去讨论是否这个形式可以呈现,这个过程很有意思。而最后呈现的结果并非是我想比表现的工艺,而是为了用更好的内容与读者去交流,如果对于内容没有独到的理解,如果内容没有独到的力量的话,工艺再怎么做都是一种装潢或者是外在的形式,我希望我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因为设计而设计,也不是因为漂亮而去设计,也不是为了一种所谓的视觉个性去设计,而是书的内容本身就散发出一种气质,而我需要很巧妙的去把这种气质呈现出来,就够了。”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