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广州有经济优势,那是因为它是中国第三个GDP过万亿的城市,又是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有人说广州有地域优势,那是因为今天的珠三角正在发展为全世界最有希望、最有可能成功的庞大城市群,广州与深圳、香港、澳门形成了有前景的城市群合作关系。有人说广州有历史优势,那是因为广州与其他城市相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城市,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而且地理位置从来没有移动过。广州从文化上来说,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相符交汇的重要节点,导致了它在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它与古老民族文化有非常强的历史关联性。与外来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跟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有非常强的地缘上的关系。因此,广州在历史上形成了自身丰富的文化特点。
收藏这个与经济因素,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都密切相关的动态文化行为在广州这块地方应该也算是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而对于广州这个城市而言,什么才是它真实的收藏文化现象,什么才是它独特的城市收藏性格,什么样的关系是在藏家与市场以及藏品之间存在的呢,这便成了我们不得不谈论的问题。
岭南文化作为广东文化的最典型代表,总是能用各个类别的形式加以冠之。但什么才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存在的支撑点呢?8月30日由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雅昌艺术网联合主办的中国收藏文化地理之旅——“收藏寻城记”来自中山大学的 冯原教授就在“潮流与传统——中国收藏地理文化论坛”中将就借用陈梅葆教授的研究观点将岭南文化一分为二,细化了我们对岭南文化的概念定义。在他看来,广州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城市,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岭南文化跟广州有着相互兼容的概念,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岭南文化可能包括了广东的饮食,粤剧、粤菜,也可能是骑楼,岭南文化相关的物质载体有很多很多。而陈梅葆教授的研究却告诉我们,其实有两种岭南文化,一种是似乎存在于历史之中有关物质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俗文化的东西,好比说饮食、家居、生活习俗等等。岭南文化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被关心提出的,这个提问告诉我们,岭南文化比较新生的世纪,比如说在清代的嘉庆道光年间,那个时候很多岭南文化,但是多数一种观念,岭南文化似乎并没有被提起。什么时候被提起?是在二十世纪初期,而且非常有趣的是有一批不是广东人的外省人去提出岭南文化,这当然是有一个更加复杂的近代社会的背景。广州这个城市最重要的要关注文化观念,陈梅葆老师告诉我们,近代中国广东人提岭南文化观的时候,正是民族国家在兴起的时候,我们在寻找地方性的文化,要为本身的文化做出一种定义。这样城市和文化的性格慢慢的被区分出来。
岭南文化一种代表了实质的物质载体一种则是经过人工总结出来的文化观念,而身处广州的岭南文化它最初的出现与蔓延也有它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就在于移民在广东文化中起这重要作用。连登在谈自己的籍贯的时提到自己的祖上不属于这里,冯原却觉得其实这在珠三角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珠三角的开发相对中原和江南是很晚的。在明代中叶以前,珠三角没有任何古迹记载过,来到广东的人,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移民,在不同年代移向广州。每一次广东人从中原来到广东时,都是由西部游牧民族压迫过来,农业耕种文明不断向西部反弹,所以文化是这样被连接起来的。
而这种广州文化的形成不仅仅在起源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在延续上也丰富了它的多样性。冯原“海外广东”的提出,也是希望对这种延续做一种呼吁式地关注。他认为我们在说广东的时候,必须要把眼光投向海外,中大教授刘志伟也说过,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土广东,还有一个海外广东,也不要关注本土福建,还要关注海外福建。拓展的历史中,有一个很强的后盾,就是宗族信仰或者说宗族认同,这跟国家认同不一样,他只认同自身的祖宗。而收藏家有的可能是纯粹的个人爱好,或者是个人品位,在过去的历史上,可能是一代一代的传家宝,就是家族中的面子、荣耀,这是传统收藏很重要的来源。
其实香港作为广州文化或者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辐射区,虽然在文化上他们是一个继承者的角度,但是在收藏市场上,香港确实先于广州很大一步。延续皮道坚老师对于广州和香港两者在都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角度的各方面对比,冯原就表示我们应该把英国人抛开一边看,在发展的20世纪初期,粤港两地是共享同一种广东文化,这两个城市是非常想像的。自从新中国后,粤港之间的通道被切断,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香港是白色资本主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城市的反差。源自于政治和体制的变化,形成了两个城市的地位和文化在收藏上的先后关系。而新中国后,我们原来共享的传统,使新中国版图内都被切掉了,香港在发展中。国门再一次打开的时候,香港的收藏成为领先中国大陆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那时候所有被中断的东西都被香港人继承着。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