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齐:一个人的低吟浅唱 2012-09-06 10:21:36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彭锋 点击:
尹齐在大三的时候进入中央美院四画室,成为四画室第一届学生。87年毕业后留在央美任教,89年春天就去了巴黎,先后就读于巴黎美院和巴黎高等造型艺术研究院。尽管巴黎高等造型艺术研究院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法国当代艺术史上却具有特殊的地位。

尹齐在大三的时候进入中央美院四画室,成为四画室第一届学生。87年毕业后留在央美任教,89年春天就去了巴黎,先后就读于巴黎美院和巴黎高等造型艺术研究院。尽管巴黎高等造型艺术研究院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法国当代艺术史上却具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一所由巴黎市政府出资、由艺术家办学、学生享受奖学金的机构。尹齐赶上研究院最后一届招生,当时主持教学的就有著名的观念艺术家布伦(Daniel Buren)。

据尹齐回忆:“学校上课就是聊天、争论、质疑,气氛很热烈。”法国艺术教育的这种风气,一直保持到今天。今年七月我在阿维农邂逅一位中国画家,他被一个美术院校请去讲课。主管教学的校长反复叮嘱他:千万不要讲技法。回到巴黎我见到一个巴黎一大艺术系的一个中国学生,他以前学过设计,来一大之后选的是造型艺术专业。我问他是学油画、版画还是雕塑,他说什么都还没学,老师们讲的东西跟我的专业差不多,多半是哲学。

尹齐在巴黎的熏陶,让他的作品也沾染了法国哲学的气息。二战之后,法国哲学进入她的黄金时期,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批判理论等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曾经问过一个法国哲学家朋友:为什么法国思想家都能做惊人之语?他的回答是:法语不像英语和汉语那样有大量的读者,没有惊人之语,就没有人再学法语了。这种语言生存危机感,激发了法国思想家们的创造力,书写了人类思想史上的辉煌篇章。巴黎的耳濡目染,塑造了尹齐思想的气质。

但尹齐毕竟是个画家。从家庭教育开始,再到中央美院附中和大学,尹齐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这种能力,目前巴黎艺术圈中那些夸夸其谈,言语中不断闪烁思想火花的艺术家们,多半都不具备。他们失去了锤炼技巧的耐心。其实,改变一个身体姿势,有时候要难于改变一个想法。

思想与技巧的结合,让尹齐开创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可以一个人低吟浅唱。当我们接近他所揭示的这个世界时,我们的观看、触摸和思索都被调动起来,眼与心在来回切换,灵与肉在不断交织。

为了敞开一个世界,尹齐展开了空间探索。在二维平面上制造三维空间的幻觉,是绘画的朴素功能。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绘画就是欺骗。借用里格尔的术语,现代绘画对平面性的追求,也许可以被理解为,艺术风格在完成了由触觉向视觉的发展之后,又由视觉回到了触觉。如果按照艺术史自身的发展动力,我们也可以说,在抽象绘画完成了视觉向触觉的回归之后,又有可能由触觉向视觉发展。如此不断循环,构成艺术史发展的轨迹。尹齐对空间的着迷,也许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史上第二轮由触角向视觉的发展。对此,尹齐本人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蒙德里安的平面和抽象的意义,在于世界本身并没有像他的绘画那样。尹齐将蒙德里安的教导记在心里:“当世界的原则变得像他画中所显示的那样,他的画也就失去作用了。”尹齐之所以不追求蒙德里安的抽象和平面,原因在于他发现“现实世界变得越来越平面化和抽象的事实,应验了蒙德里安的自述。抽象和平面化在今天已不是形式的问题,而是现实本身的问题。”换句话说,艺术总得与现实相异。当现实追求纵深的时候,艺术追求平面。当现实追求平面的时候,艺术追求纵深。今天不少理论家根据这种相异性原理,来辩护绘画的重生和美的回归。

但是,无论是重生还是回归,都不可能像第一次一样。乐观一点,我们可以将第二次回归视为是在克服正反双方的缺陷之后所达到的更高综合,因而更加接近真理。当然,也有悲观的看法,认为第一次出现是悲剧,第二次出现是闹剧。无论乐观的看法还是悲观的看法,都表明第二次与第一次不同。其中的最大不同在于,第一次接近本能活动,而第二次才是有意识、有选择的智力活动。因此,尽管尹齐对空间的探索,可以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回归,但是由于回归不是重复,因此它们之间在气质上全然不同。如果说现实主义绘画,是对物理空间的科学探索,那么回归现实主义绘画或者第二次现实主义绘画,就有可能是对心理空间的艺术探索。尹齐的绘画所揭示的空间,尽管是我们能够识别的物理空间,比如室内,但是却具有明显的心理气质。与物理空间相比,尹齐的绘画空间经过了单纯化的处理,旨在表达某种感觉,而不是记录客观事实。换句话说,尹齐的空间,与摄影无关。它是尹齐自创的世界。在尹齐的世界中,没有他人可以闯入,只有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器具。这个世界的主角,就是作者自己,他以缺席的形式在场。因此,尹齐的绘画,与传统静物画非常不同,它们不是对物的客观再现,而是通过物让人们感受到艺术家的在场气息。这种特殊的在场方式,加深了我们对画面的神秘感。尽管艺术家并不在场,但是通过空间的安排,色彩的单纯化处理,我们无处不感受到艺术家在场的气息。但是,如果让我们确定艺术家在物理空间中的准确位置,我们却又无从下手。我们感到艺术家充满了空间,但又不在空间之中。这种无所不在又无处存在的感觉,有点类似于萨特所描绘的对虚无的感觉。

尹齐的世界,不仅有异于现实主义的物理空间,而且有别于超现实主义的梦幻空间。尹齐用笔触和颜色,时时提醒我们绘画自身的存在。他在成功地让我们沉入他所制的造幻觉世界的同时,似乎又不希望我们为幻觉所蛊惑。从绘画类型上来讲,尹齐在写实与抽象表现之间做了一次综合。我不认为这种综合是受到后现代主义拼贴影响的产物,我宁愿认为这种综合与尹齐所追求的心理感觉有关。亦真亦幻、一虚一实,能够让我既深入其中又超然物外。这种身心交织或者交叠的感觉,正是典型的审美经验。我们从尹齐的作品中,感受到的既不是社会批判,也不是知识传播,还不是道德教化,而是审美享受。在这种意义上,也许我们可以将尹齐的绘画,归入“美的回归”和“新老大师”的行列。当代艺术在经历观念性、批判性和新异性之后,又出现了回归审美性、人文性和技巧性的趋势。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