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寻宝》节目截图。
2002年修订版文物保护法让民间文物买卖合法化,“地下文物交易”转到了地上,也让电视上多了一种节目类型——鉴宝。
鉴宝节目进行了近10年,专家、藏家层出不穷,本来小众的收藏变成了大众的游戏。本来简单的鉴宝节目也被戏剧化地千变万化:海选、估价、让大量赝品上节目、砸假货、摆道理……万变不离其宗: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鉴宝节目变成了悬念片,藏家一夜暴富的梦想,遭遇王刚“一锤定音”式的否定,是愿打愿挨,还是秋后算账?是收视为王,还是愤然打假?
韩勇早就不想在节目里“砸宝”了。
作为北京卫视《天下收藏》的制片人,前几年他看节目的收视曲线,知道每期峰值必然出现在主持人王刚漫不经心拿着“紫金锤”,突然击碎“赝品”那一刻。这两年不同了,曲线都是平的:“观众对‘砸宝’已经审美疲劳了。”
前不久,他正要和节目组研究点新样式,取代“砸宝”。但紧接着,他不得不接听各种媒体电话,澄清是否“砸错了”的问题。
六年来,王刚在《天下收藏》里砸掉了315件民间持宝人带来的、被节目组专家团鉴定为赝品的“宝贝”。2012年5月,节目组把这些“赝品”碎片拼贴起来,和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馆藏真品对比展出。
展览到8月,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先后带30个专家和收藏者,看了五次展览,得出的结论是:王刚砸掉的90%是真品,30%是珍品。
姚政和他的专家们要求与节目组当面对质:把那些破碗碎罐拿去技术鉴定,看看到底真的还是假的。
韩勇没接招,他正为另一件事头疼。这档开播六年的鉴宝节目,在2012年出现了收视低谷——北京卫视改版后,节目时间“动态编排”,“把观众都甩没了”,在想出更高明的“招儿”之前,王刚还得继续“抡锤砸宝”。
按最常见的说法,中国现有收藏爱好者七八千万,这些人是全国二十多档收藏、鉴宝类节目的忠实观众。从2002年江苏卫视《家有宝物》开播,到《天下收藏》被疑“砸真”,主持人王刚觉得这和整个收藏的“大局面”是分不开的。
给民间收藏泼泼冷水
韩勇觉得,自己六年前能把王刚请出山做主持,就是一句话起了作用。
当时他坐在王刚家里,说:“我们想给民间收藏泼点冷水,让它降降温。”那时王刚已经拒绝了好几家类似节目的邀请。
韩勇也喜欢把玩古器,他见过一些人,因为收藏“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但在那些收藏节目上,专家们总能“把5万元就能买来的东西,活生生估到200万”,他觉得不对。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民间文物买卖从此合法,涌动多年的“地下文物交易”,骤然见得了光。一年后,央视二套《鉴宝》推出,后来它成为鉴宝类节目“代名词”。
《鉴宝》的标准流程是:主持人罗晰月请上藏家展示宝贝;台下四个方阵分别派代表上前观摩,竞猜价格;专家再给出一个“权威估价”,悬念揭开,达到高潮。若“权威估价”足够令人瞠目结舌,罗晰月会不失时机补问一句:“你愿意把宝物捐献给国家吗?”
《鉴宝》广为人知,也饱受诟病。2005年,在节目上估价25万元的吴作人《牧牛图》,被人疑为伪作。据说年逾九旬的老画家萧淑芳——吴作人的妻子,看见这幅画的时候,曾面无表情地评价:“不是真的。”
2004年9月,天津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在节目上当场对一位天津藏友带来的“清代寿山橘皮田黄冻印石”估价180万元。几天后,有观众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里发现了同一款田黄石,书中写明的藏有人,也是靳志忠。靳志忠后来不得不公开回应:田黄石是同一块没错,但不是他的,是他朋友的。
有媒体曾到古玩市场做调查,所到之处总有商贩拿着《鉴宝》做旗号:“这件东西和《鉴宝》上那件成色一样,他们估了多少万。”“铜臭味儿”、“扰乱市场”,成了人们对《鉴宝》最大的质疑。
前全国政协委员、考古学家刘庆柱和安佳瑶甚至至今认为,《鉴宝》节目是“盗墓猖獗”的推手。他们曾在2009年的全国政协上递交过一份提案,希望“中宣部管管这种现象”。
提案后来再无下文,但两位老先生反对的《鉴宝》,其实在2008年就已经停播了。他们交提案的时候,央视播的是《寻宝》。
被砸“赝品”。
郑和的热水瓶?
“《寻宝》和《鉴宝》没有任何关系”。两个节目一个前脚停播,一个后脚开播,《寻宝》制片人张国英总得向人解释。2008年他着手策划《寻宝》,节目一个也没看:“中央台不会学地方台的东西,我们只学人家原创的精神。”
张国英做《寻宝》的初衷是“上门服务”:“你不可能让藏家都揣着宝贝到北京来,瓷器啊、书画啊,都挺娇气的。”
“上门服务”的前提是政府邀请。“我们只和政府部门合作。”张国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上门”以后,当地文化部门会帮助这档国家电视台的节目做好宣传组织工作:“海选成千上万人,没有政府组织根本做不了。”每期节目结束时,为当地“最具文化价值藏品”颁奖的,也往往是地方政府最高领导——这也是地方台学不了的。
排队等“上门”的地方很多。《寻宝》的节目计划,已经排到了2013年4月。
安佳瑶觉得《寻宝》也“不见得干净”。一些地方文化机构的朋友曾经告诉他,有的地方会直接把博物馆里的东西拿出来,找个人拿到节目里去“鉴宝”,以“展示当地文化”。
“安佳瑶说的是淮北的老丁。”张国英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他在淮北录节目的时候认识老丁。老丁早年在隋唐大运河的老河段里挖出了不少老东西,捐了一些,剩下的,自己盖了座博物馆放着。“虽然国家给他了一些补助,也给了一些限制,比如哪些东西要登记在册,不许随便卖,但说一千道一万那是人家的私人财产,当然可以拿出来展示一下。”
张国英觉得《寻宝》最大的“原创”,是让大量“赝品”上了节目。他要用“赝品”提醒藏家“投资需谨慎”。
《寻宝》每到一处,先做海选。台里带去的七八位鉴定专家,加上当地专家,会给所有持宝人免费鉴真伪。同时记下可以上节目的“民间国宝”和赝品。
也挑人。表演欲强、能言善辩、和专家争论不休的,往往就能上节目。
在晋江寻宝时,藏友林良欢拿着一个“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郑和)用过的“青花热水瓶”,一直不服专家“现代工艺品”的鉴定。在场的四个专家都被逗乐了。陶瓷鉴定家余光仁跟他解释:“现代人称过去人是太监,过去人可不叫自己太监。”
录制前,十几位专家会对藏品再会诊一次,确定意见统一了,才能上节目。真碰上“民间国宝”,专家给价前,节目组会先放一个短片,介绍这类东西这几年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以证明“估价有据”。
张国英一度认为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借鉴了《寻宝》。
事实上,《寻宝》是2009年正式播出的,而此前几年《华豫之门》就有了今天的模样:到河南省各地寻找民间藏品,一期节目里鉴定十几件,最后把最有价值的六件宝贝请上“珍宝台”。
和其他节目不同,《华豫之门》有个独立的市场观察团。三位观察团成员是“市场经验丰富的行家”或拍卖公司顾问,根据历年拍卖比价和古玩城藏品交流行情为藏品估价。“市场是藏友很关心的一个方面。与其回避,不如正确分析引导。”《华豫之门》制片人时春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有个小女孩曾经抱着一个存钱罐上来。时春利说:“这也是收藏百态,还有些人可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用博彩的方式买藏品。”
最近节目中一位著名的持宝人,是个漂亮的姑娘。姑娘自信满满地带来一个自认为货真价实的“玉翡翠”,理由是“干爹送的”,姑娘在节目里说“干爹”是房地产公司的老板,而自己平时“什么都不用做”。戏剧化的是,专家当场鉴定:这是个赝品。
这期节目被广为传播,姑娘还被“人肉搜索”出来,她不掩饰地在节目播出几天后发微博说,上节目只是去当演员。节目组当时有人公开回应:“网络上谁都可以瞎说。”
但对大部分观众来说,他们更乐意看到和传播“郑和热水瓶”、“干爹玉翡翠”、“王刚砸错了”这样的热闹。
不得不砸
有人爆料,《天下收藏》曾找他拿着别人的东西上节目。
“赝品多,总不能让大家全看假的吧。”韩勇觉得这是个误会,“在玩真货的圈子里,我们有些资源,会动员一些藏家来参加这节目。有些藏家不愿意出面,但是愿意把东西拿来让大家研究研究,那我们也会找他的亲戚、朋友,或者别的藏家,拿东西上来。”
《天下收藏》的主题也是“辨真假”,一期上三件。
最早打动韩勇的思路是“真理越辩越明”。“辩”字后来成了这档节目的主体风格:三个明星带着自己的方队,各执一词猜台上持宝人带来宝贝的真假——尽管很多时候,“辩宝”只是明星们之间“很不专业”的插科打诨。
主体形式有了,还欠点火候:怎么能传递“去伪存真”?王刚提出“砸宝”:直接把鉴定为赝品的东西销毁。
“您觉得捡漏了,故宫那儿有一件,我这儿居然也有一件的时候,能想到王刚‘咣当’这一下吗?”王刚说,“等于给您提个醒,这个冤枉钱花不得。”
起先节目组也考虑,赝品不砸,封存起来回头办个展览。“想想不行,人家要觉得你把真的说成假的,弄自己那儿去了呢?当场击碎也是避嫌。”
最后确定的“砸宝”流程是:持宝人和《天下收藏》签一份“生死文书”,里面说好,你签了字,东西是真的节目组给你发奖牌,是假的就得砸了。砸宝前,王刚会拿着“护宝锤”再三问:“文书签了吧?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不退,可能就真砸了。砸错了怎么办?“文书”里没说。有人拿了个元青花玉壶春瓶,“当时说好像收的时候是18万。”王刚回忆。一锤子下去,瓶碎了。王刚看见藏宝人满脸错愕,捡了捡瓷片,很沮丧。
东西是一个叫吕献珍的藏家的。当时他的朋友向他借了瓶子去录节目,去的时候还带了国家博物馆的鉴定证书。姚政质疑王刚后,吕献珍接受了媒体采访:“买的时候58万,现在在的话,也得上千万了。”吕献珍说他打算合适的时候,把瓶子碎片拿去牛津大学再做鉴定。
每期节目录制,王刚拿着一个简单的稿子,上面写着几个要点:嘉宾是谁、专家是谁。要是有时间,王刚也会看一眼东西:“这节目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看很多真东西,还能看很多假东西。”
节目播出没几期,王刚再去古玩城溜达,有店家笑着问:“王先生,带护宝锤来了吗?手下留情啊。”王刚觉得,这至少让民间收藏者知道了识真辨假的重要。
马未都在《收藏马未都》节目现场。
求求你了,这东西到底多少钱
广西卫视台长彭钢2010年找到马未都的时候,马未都已经因为《百家讲坛》,在电视上火了两年。
那正是广西卫视最麻烦的时候:在前一轮与各大卫视的娱乐节目竞争里,广西卫视没占到一点儿优势。转投文化类节目,是他们不得不试的办法。
三顾北京后,最终让马未都下定决心的,是彭钢接受了他的“三不”。
“三不”几乎“不”掉了所有已知的鉴宝类节目:不娱乐、不估价、不谈技术层面的事。所谓“不谈技术层面的事”,就是“不要像开鉴宝培训班似的,挨个儿讲哪对哪不对”。
马未都自己《收藏马未都》的定位是八个字:“文化说事,明白做人”:“文物只是历史一个证据而已,我就是要通过这个证据阐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这档只想“说文化事”的节目,一开始是三部分:展示观复博物馆藏品,答题竞赛,鉴宝。45分钟节目,最抓眼的鉴宝环节,不到15分钟。
播出第二期,《收藏马未都》在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排名中只到第23。那时,制片人韩荻菲真的认真考虑过,该怎么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着急了,韩荻菲“试探”马未都:“马先生,你只要肯说句,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我们这节目肯定进前十。”
2011年节目组研究收视曲线,很明显能看出鉴宝环节的收视率比答题高多了。于是三大板块被打乱重组,五次鉴宝穿插在答题之间。鉴宝时长没变,收视率却平稳了。马未都这回没反对:“我希望不愿动脑子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动一点脑子。”
每期鉴定的五件藏品,从“宝箱”里拿出来前,马未都只看过图片。最开始时他连图片都不看,“为了保持新鲜感”。“我不是演员,我不能演戏给大家看,装腔作势这事我做不来。”马未都说,但后来他发现不行:有时候一期节目拿上来五件都是同一类东西。
先看照片,马未都可以选自己“有说头的”。比如,相比更值钱的官窑瓷器,马未都更乐意选民窑——官窑制式已经定了,你得照着规矩上釉;民窑不受限制,纹饰更自由。
选定了藏品,观复博物馆还得跟藏家联系,“说一堆车轱辘话”:“您的藏品已经入选了,但是新是老我们不知道,如果被鉴定为新,您能接受吗?”韩荻菲以前最怕有老人家上节目,万一“出点什么岔子”。
到录节目的时候,马未都鉴定藏品就那么一两分钟。得一边跟嘉宾聊天,一边说出门道来。“其实大部分文物做出真伪判断都是很短暂的,看一眼就知道。”所有的鉴定结果都只代表马未都的判断。“我不掌握它的生杀大权,不会把他的东西灭掉。”马未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有时候他也会在一两分钟内拿不准,这时他会采取比较谨慎的说法:“我目前比较倾向于这个结果,但不排除还有另外的可能。”
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马未都可以“倾向于”,《天下收藏》不行。
每件在《天下收藏》中出现的藏品,事先都会经过5到10人的专家团集体鉴定。
《天下收藏》邀请的鉴定专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术机构的研究员;一类是拍卖公司的;还有一类是“用真金白银在收藏品市场赢得声誉”的鉴赏家、艺术品经纪人,比如香港永宝斋斋主翟健民。
集体鉴定遵循的是“一票否决制”,和央视《寻宝》一样:只要有一个人说这件东西不对,它就绝不可能出现在节目里。
“如果真把鉴定结果弄错了,那只能说那么多专家一起走了眼。”张国英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集体走眼”在文物鉴定界不是没出现过:“鉴藏泰斗”史树青、“玉界泰斗”杨伯达给商人谢根荣的“金缕玉衣”估出24个亿的时候,也是五个人一起出具的鉴定证书。
姚政已经把首都博物馆展出的30件被砸“赝品”照片全部传上了“中藏网”论坛。“中藏网”是2012年1月成立的一家收藏网站,总裁是姚政本人。
大部分“中藏网友”都支持姚政“90%以上是真品,30%以上是珍品”的结论。一张“永乐款暗刻龙纹白釉瓶”的照片上,《天下收藏》给出的“赝品”理由之一是“龙凤纹刻工与永乐暗刻工艺有明显区别”。有“中藏网友”回帖道:“这不是暗刻,是沥线,当然有明显区别。”
“沥线是凸出来的线条,暗刻是不明显地、浅刻进去的。”姚政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提起这个瓶子来更是生气:“鉴定理由里还说‘历数唐宋元明存世瓷器,未见过与此瓶造型相同的器物’,没见过的器型就说是假的,是不是太武断了?”
在“中藏网”瓷器板块置顶位置,还有一篇名为《世界水瓶,中国发明!砖家不认,愧对祖宗!》的帖子——在姚政提供给南方周末记者的16位专家团成员名单中,大部分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各分类委员会负责人,还有包括“中藏网”在内的几家收藏网站瓷器版版主,其中成员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首席顾问宁玉新、中国收藏家协会民族艺术品委员会主任孙欣,都曾在央视《寻宝》“郑和热水瓶”播出后,向媒体郑重表示那是一款“元青花”真品。原因也是一样:“你没见过的,不一定就是假的。”
在姚政看来,王刚“砸掉100%真品”的目的,就是烘托每期节目请出的“重器”价格。“你看那些重器都是谁的?有很多是翟健民从香港拿来的。把别人的东西砸掉,把这东西包装成‘重器’,不就可以卖高价了?”姚政说。
北京文物局请了四位专家对首都博物馆展览的“赝品”进行再次鉴定,并在2012年8月21日公布了鉴定结果:“主持人王刚所砸‘文物’都是假的。”这四位专家分别供职于首都博物馆和北京文物局,但其中王春成、张如兰两位,都曾在《天下收藏》里鉴过宝。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姚政不服。他已向《天下收藏》的各级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诉材料,如果“技术鉴定”的要求依然不被理会,他还打算起诉,“做司法鉴定”。
至少现在,韩勇还没收到任何有关消息。但他倒真是正在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新要求在想办法。
2012年7月4日,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通知,要求鉴宝类节目“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节目专家必须是省级文物部门审核通过的专家库成员”、“不得利用文物鉴定类节目开展模拟交易”……
按照这个规定,翟健民等人都不再能担任“节目专家”,但总有办法。“这个规定有一个解释,如果专家库人员没有时间,或者人手不够,我们可以把现有节目专家的资料提供上去,等候审批。”韩勇说,他已经着手准备这件事情了。
“确保文物合法合规”,张国英从不担心。因为国家对部分青铜、陶器等文物的限制,目前的鉴宝类节目都尽量避开这几类,而主要以展示瓷器、书画为主。张国英在河南见过一个鼎,上面刻着五百多个铭文,“一看这就不是一般的收藏品。”张国英说,后来他们还是没让这件青铜器上节目,因为“来历不明”。
《寻宝》最早开播的时候,口号是“跟着佳明来寻宝,七分故事三分宝”。七分故事,原本是想讲“宝物的故事”。
但真正操作起来,大多数故事都成了持宝人的故事,有的人还上去编:“这件东西是我爷爷传给我爸爸,我爸爸传给我的。”正说着,专家瞅着宝贝,当场揭穿:“不对吧,您这件东西超不过十年。”张国英没法阻止持宝人上去编故事,对“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的新规定,他的理解是:栏目组不编、不主导这件事就行了。
《寻宝》面临的只是小问题。央视二套的《一槌定音》,从2011年6月开播起就以“模拟真实艺术品买卖”为卖点,这和“不得利用文物鉴定类节目开展模拟交易”的新规定正面冲突。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