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冲:用观念激活绘画 2012-09-12 11:55:13 来源:德美艺刊 作者:张天蓝 点击:
石冲,他是1990年代以来批评界最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多次获得官方颁发的油画大奖,但他却从未因此留恋成绩而停止过对艺术创造力的探索,反而不断推出新的艺术观念和方法。

石冲 物语-水、空气和身体 布面油画 136x110cm 2008

石冲 物语-水、空气和身体 布面油画 136x110cm 2008

石冲,他是1990年代以来批评界最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多次获得官方颁发的油画大奖,但他却从未因此留恋成绩而停止过对艺术创造力的探索,反而不断推出新的艺术观念和方法。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冲把观念和行为艺术引入油画,使这一在西方已被判了“死刑”、在东方也只是重温其古老历史的平面化手工业技巧奇迹般地具备了和后现代主义并驾齐驱的再生力。仅此一点,石冲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20世纪末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有人把石冲形容为思维精密的科学家或者高超本领的外科医生。因为他从容不迫地用传统的油画技巧解构现代和后现代观念。但冰冷的画面并不能掩饰石冲艺术深处灼热的人文精神,在那物化了的人和诗化了的水雾之间,我们仍能听到地下运行的思想的怆然之声。石冲用他的智慧和耐性建立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图式。耐人寻味的是,石冲这一毫无古典意义和气味的当代艺术又是用最古典的技法画出来的,这一独特的观念无疑呈现了一种当代艺术的经典。

具体而言,石冲的绘画是把呈现一定姿势、表情的人体放置在各种象征性的场景中,姿势、表情和场景成为他的视觉语言。在有些并非“照相写实”的作品中,具体而微的笔触也凸显出来,成为他的语言元素之一。

从石冲历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最初,那种光洁而隐藏用笔痕迹的绘画是高度逼真的,发展到后来,他逐渐让笔触浮现了出来,而且越来越明显。由此,绘画与摄影的距离越来越大。但即便如此,他特定的工作方式决定了绘画与作为摹本的摄影之间的距离是很有限的。这时,对摄影效果的修改和填充,以及笔触的出现,都只是增加了摄影图像的视觉含量和密度。所以,从视觉生产的角度看,虽然石冲的最终作品体现为绘画,但他首先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一位图像制造者,其次才是一位掌握高超技艺的画家。

当然,有一点仍然无需回避或无法掩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视野和语言修养,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他对绘画的恋恋不舍和“抱残守缺”:不去投奔其它媒介所拓展的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反倒驻足在被侵占和挤压后空间越来越小的绘画中。当然,作为事物的另一面,勇气和智慧也同时显现:不去更为自由的、随心所欲的选择多元的媒介,但也在坚守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经典性。在这个越来越小的空间中,他依然不断的实验,通过实验来拓展更新的空间和发掘更深的层次。

石冲2000年以来的作品中,一方面,他越来越将视角聚焦于身体;另一方面,具有很高辨识度的、意蕴明确的象征物像越来越少,表情、姿势、笔触和痕迹等意蕴复杂微妙的因素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这种发展轨迹来看,石冲越来越自觉地立足于“视觉”和探索视觉的深邃之处。而这种对视觉深邃之处的探索,一方面是对视觉的不懈延展和提升,同时又与“身体在当下的物质环境中的生存状况”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相匹配。

在这些作品中,身体处于水、空气和人工化合物等构成的综合环境中,如同实验室培养皿中被观看、研究的生物。石冲由此将观看者的视角设置为置身其外的、如同生物科学工作者或参观者般的视角。但作品所指涉的,又是每个当代人都无法置身其外的基本生存环境和状况。这时,观者看似局外人、旁观者,其实反而是审视自身的生存镜像。意识到这一点后,观看者难以漠视这些作品。

绘制这些作品时,石冲的主要工具不是方形的油画笔,而是中国的小号狼毫笔和特殊处理过的自用笔。在营造形体空间的同时,这些狼毫笔及其他笔更为敏感地传达出他的心理感受。于是,这些远看显现为纤毫毕现的物像,近看显现为“心电图”式笔触的作品,既开启、引发、延伸了观者们的深层身体感受,也显现了石冲本人对作为生存世界综合体的图像的真切生命感受。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