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间博物馆:在困境中找寻出路 2012-09-17 13:30:24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于伟慧 点击:
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民间博物馆是国有博物馆的补充,这股力量不容忽视。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现有民间博物馆约40余家,为更多人了解海南的历史和文化打开了一扇扇窗口。然而,这些民间博物馆在带给人们视觉感受和文化熏陶之余,也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

除此之外,资金的匮乏以及筹措渠道的来源单一,成为限制民间博物馆的最大瓶颈。

兴隆的天涯雨林博物馆收藏着上万件雨林根雕作品。之前,馆长罗德山一直靠做其他生意养活博物馆,后来放弃其他生意经营这个博物馆,但一直经营不善,就在数月之前,罗德山不得不把这个打造多年的博物馆经营权转让给另外一家公司,罗德山对此有些无奈,但他说为了保存这些藏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乐东的“白沙河谷”,馆长袁金华为了给所有藏品一个栖身之处,用铁皮盖了一个临时馆,太阳炙烤,里面高温难耐。袁金华说,许多文物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腐蚀很快,但是以目前的经济能力,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罗文雄说,民间博物馆的现状是“三无”:无专职讲解员,无专业培训,无经济补助。

在兴隆的沉香博物馆,每有来客,馆长林杰都要充当解说员的角色,因为没有专职的讲解员,之前也找过几个讲解员,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培训和客源不稳定,都先后离开了。罗文雄介绍说,专门人才的缺失是海南民间博物馆一个极大的掣肘。在国有博物馆,每年都有员工被派往国内外一流的博物馆进行藏品保管、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等领域的专业培训,作为一个高端的城市文化展示窗口,在博物馆服务的工作人员应该也必须是专业人才。但在海南,连专业的讲解和专业的培训都缺乏,更不用说专业的保管和修复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的民间博物馆还是沿袭自己创办、自己经营、自己管理的旧路,少有专门的人才从事策划、运营以及文化产品的开发———这通常意味着,海南民间博物馆要想达到一些公立博物馆的社会效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位业内人士用六个字概括民间博物馆现状———生容易,活不易。

出路:除了经费,更需要创意

据海南省博物馆负责人介绍,省博日前已启动对民间博物馆的调研,并将根据调研结果探讨今后海南民间博物馆的出路和走向。其实,在2010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要求各地对民间博物馆进行扶持,目前已有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工作。

海南省博物馆陈列处主任章佩岚认为,民间博物馆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三个模式可借鉴:一是民办公助,即博物馆由民间个人承办,国家给予一定补贴和扶持;二是民企民办,即由私企来创办,其日常经费主要依托企业收入;三是联办,即博物馆由个人、政府和村镇联办,所需经费由三方共担。

章佩岚说,如果政府能在用地审批、馆舍建设方面给予基本保障,民营博物馆其实大有出路,百姓也会从中得益。

海南省文物鉴定专家王海昌说,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博物馆不仅仅需要专家,更需要有智慧的领导来管理。台北故宫,光文化创意产品就有两万件,面对游客销售,而且卖得非常好。海南的民间博物馆,除了馆藏文物不能交易之外,应该有更多的创意产品通过民间博物馆走向市场,这样既宣传了馆藏宝贝,同时也有文化宣传,而且具有满足观众的需要。

斯拉夫另外,也有专家学者建议,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应该有更多的文化产品补充其中,民间博物馆的存在,为海南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将海南的民间博物馆进行评审,在海南适当的区域建博物馆群落,但这个准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一个科学的、规范的、能够适合它们发展的制度;通过博物馆群落,让这些博物馆既有门票的收入,又有创意产品的销售,一举两得,这也许是民间博物馆的另外出路。

黄花黎藏品

 


【编辑:谢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