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由一个小专业到多数高校均开设有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虽然学科建设与学科规划日渐成熟,但毕业生就业率却逐渐走低。许多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改行就业或自主创业。
实际上,在过去,这的确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当老师、进企业、做编辑、加盟设计公司,养家糊口之余,基本能够过上“好日子”,算得上白领阶层了。而近年来的扩招导致大量设计艺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继续教育,考硕士、考博士、做博士后研究成为就业的缓兵之计,自主创业成为许多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无奈之举。许多人在上大学之前怀揣着毕业后能成为一名设计师的梦想,而事实上接受多年的设计艺术教育之后,他们未必就能顺利就业,梦想不能如期实现。总之,设计艺术教育与就业之间出现了矛盾。
如果从当代中国就业岗位的体制外生产、就业岗位的全球化、职业类别的复杂化、职业层级的趋高级化、就业流动的自由化、就业区位的集中化等特征来思考、分析设计艺术教育与就业前景的话,将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第一,就业岗位的体制外生产带来就业岗位数量增加与形式多样。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持续减少,而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岗位数量增加。从设计艺术各领域着眼,部分层次较高的人员留在高校、研究部门、职业学校等单位,满足由于扩招而带来的教师需求量的增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生进入了私营、股份制、外资等企业从事设计工作。其余的人或改行,或成立属于个人的工作室自主创业。选择自主创业,不用特意处理像私营、外商企业那样的劳资关系,但大规模发展需要政策、资金、技术、设备等诸多因素的支持。
第二,就业岗位的全球化促使设计师要具备国际视野。目前,国内除了劳务输出、对外投资、对外开发旅游等带来的就业岗位之外,随着贸易全球化,产品出口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最多。“中国制造”未必是“中国设计”,出口的产品往往是来样加工,中国企业只是提供劳动力、生产场地、产品材料,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换来的微薄的加工利润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也意味着“中国设计”想要得到国际上的认可,需要层出不穷地培养出高端设计人才。另外一个就业全球化的涵义,则是扩大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化视界、国际化参与以及对接国际标准的意识,提高设计的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一体化。设计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师,而就业岗位的全球化意味着当代中国设计师必须要有全球化视野。
第三,职业类别的复杂化要求设计师具有合作精神。目前,中国职业类别呈现出分工越来越细,就业岗位愈加复杂化、多样化、专业化和异质化的特点。就设计艺术领域而言,软件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产品设计师都是新增的就业岗位类型。职业类别的复杂化,并不意味着只管好本职工作即可,而是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比如,平面设计师在做好平面设计的同时,也要研究软件;产品设计师完成设计后要关心产品的广告宣传,再好的产品设计没有广告宣传也会严重打击其市场效益,销售受阻而丧失设计的意义。另外,职业类别的复杂化特点,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会合作,处理好各种业务关系和人际关系。除了本团队、本行业间的合作之外,建立与技术、经济、市场、生产等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职业层级的趋高级化要求设计师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目前,中国职业技术分工细,劳动复杂性加大,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知识储备的要求日趋增高。产品创新周期短、效率高,“高附加值”产品需求量增加。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在就业人员结构上比例加大,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企业,管理与技术岗位就越多。比如,“设计管理”就是设计艺术学新增的专业方向,专门培养设计管理型人才。职业层级的趋高级化使得设计师的继续教育不容忽视,否则其技艺就会停滞,甚至会有失业的危机。因此,应该做到讲究设计的创新能力、追求设计的效率、掌握先进的技术技能,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挖掘价值,不断获取创新灵感,适度增加设计产品的“附加值”,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
此外,就业流动的自由化、就业区位的集中化特征在设计艺术领域也十分明显,优秀设计师往往流向大、中城市,也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这些城市,就业机会多、设备先进齐全、待遇优越且相对稳定,能够让设计师更好地发挥设计艺术才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种消费需求。上述当代中国就业岗位特征结合上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勾画出设计专业学生完成学业之后的就业前景。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