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思想
近几年来,托尼推出了他自己迄今为止最为得意的作品系列——“陷入沉思”系列。将信息社会中现代人各种纷繁复杂的情感和思绪用具体的雕塑形态来表达。这些或纠结的思想,或彷徨无措的情绪,或摇摆不定的想法,通过雕塑的具象化,更好地让人们认识自我,了解思想背后的社会心理现状。
《弯曲的思想》被刊登在此次展出的宣传海报上,是“陷入沉思”系列的代表作。在底座的创作时,托尼事先画了一个人面的轮廓,然后再进行各种位置的变化,组合成了现在的造型。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的是该作品的小版本,另有一个放大版,约3米高,重350千克。据见过大型版《弯曲的思想》的马莉安介绍,虽然是如此庞大的作品,但仍是有“像烟雾一样婉转上升的飘逸和灵动感”,就像人的思想一样,虽然容量非常大,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灵活度。
除了之前多件作品中想要表现的表面和内在的关系之外,“陷入沉思”系列作品更注重体现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不自觉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而与外物暂时隔绝的状态。当记者问及沉思系列中一件名为《哈姆雷特》的作品和莎士比亚的名作有何关系时,“冷笑话大王”托尼说没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它的顶部形状像一顶王冠”。
“陷入沉思”系列的很多新作品都集中表现脑子里各种想法杂乱无章,无法理清思路。以椭圆为基本结构,一个个椭圆往上叠加,对应复杂难明的感情,一方面比喻现代人的光怪陆离、毫无规律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脑运作的一种状态。其中有一件雕塑,托尼直接就以自己工作室的首席助手约翰的儿子路克的名字来命名,显出托尼童心未泯的可爱之处。
不可说的艺术
尽管很多艺术评论家对托尼·克拉格的作品进行了非常多的解读,但托尼本人却极少向别人解说自己的作品,并这样走到了中国巡展的第三站 :上海。“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领悟到的),托尼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样的做法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在中国与日俱增的人气。
在“雕塑发展的未来可能性——中英艺术对谈”上,托尼谈到,抛开语言学范畴的不谈,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被完全理解历来就有一定困难:“亚洲和非洲的艺术给西欧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但西欧的艺术作品要完全被中国人理解也同样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毫无疑问,彼此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托尼很肯定地说,艺术是无国界的,托尼希望参观者用各自的心去体验,通过他的作品去感知世界,只要认真体会,甚至可以感受到毛孔舒展的律动。参观者一定会赋予他的作品各种甚至是托尼自己也不曾发现的解读,托尼说这就是他最大的收获。
当被问及,适当地解释作品是否也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托尼这样回答:“我并不承认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是一个雕塑家,就像一个诗人一样,他不能去解释他的诗歌,如果可以解释,他就不会写诗了。雕塑家或者艺术家在一点上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只是通过作品来表达创造的体验和观点,”说到这里,他又用冷幽默戏嘲了一把一些所谓的“文化批评家”:“那些解释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不过的确让某些人不至于丢了饭碗。”
托尼对在场的中国艺术家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去年在中国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见证了艺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具体的艺术品的内涵很难用言语讲得清,但对于艺术与时俱进的理解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以后的一代代人。中国的现代雕塑艺术或许仍处在少年时期,参加对谈的中国著名艺术家李秀琴在对谈结束后表示,希望中国的学生有更多和世界一级雕塑大师交流的机会,那样的话中国的当代艺术道路才能走得更好。
“艺术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的无功利性”
在欧洲,很少看到像托尼·克拉克那样拥有如此高的成就和地位的艺术家去教书,但托尼却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做了30多年的院长。不仅是对艺术的传承有着一份责任,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享受着艺术交流的乐趣,也是托尼对杜塞尔多夫学院情有独钟的原因。
一提起杜塞尔多夫学院,托尼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话也多了起来:“艺术学院给学生非常大的自由度,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合作。教师同样自由,没有人指定教师在什么时候教什么和怎么教,为年轻的艺术家和年长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合作和体验艺术和灵感碰撞的平台。”这种听来比亚里士多德的学园还要自由的教学让台下坐着的一些视觉艺术系的学生心向往之。
刚到杜塞尔多夫的时候,才20多岁的托尼一人漂泊异国,和年龄相仿的学生们交流艺术心得、一起讨论就是他最基本的社交活动。那个时候交的朋友托尼直到现在也没有断过联系,尽管彼此都不再年轻。“现在我也很高兴去了解年轻艺术家所关心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和他们讨论艺术能做什么。”
托尼表示,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像如今这样的艺术对话几乎没有,策展人很少,艺术展或是雕塑展更少,电视上也几乎没有相关的报道,总的来说那时的艺术世界很小。但现在的情况又似乎变得有些太快了。美术馆和策展人的数量大大超过了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加上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使得艺术非常受人欢迎。“总体上当然有好处,这些现象为艺术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但也有不少的劣势:很多人对艺术品感兴趣,但他们并不是对艺术,他们利用艺术来达到自己并不是为了艺术的目的。”托尼指出了当代阻碍艺术发展最大的症结所在:“大众受到媒体和策展人的选择的影响,我们当年的艺术自由度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早已经被剥夺了。”
两天内,托尼数次被记者问及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他每次都这样回答:“艺术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无功利的。不会给我们提供任何的实用价值。如果艺术有实用价值,它就不是艺术了。”托尼将艺术归入康德的美学范畴,给利益至上的当代社会敲了一记警钟;“艺术蕴含在我们每一天每一刻的生活中,它不会产生价值,但没有艺术,人类本身就不会有任何价值,它是一切。”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