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在批评家年会上发言
编者按:9月16-17日,2012年第六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西安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以“从社会评论到文化评论对中国美术理论与批评的一点看法”为题,谈了他对社会评论和文化评论的认识,并对文化评论在中国美术理论与批评中的价值与立场发表了独特见解,引人深思。
我提到的文化评论这个概念,它不是大而化之的范围化,什么都给你说,那个就不叫文化评论,那个可以叫文化议论,所以今天我们的社会我个人比较认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把这个社会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所以在今天各种各样的冲突,社会上的现象,在最后我们可以找到它的一些文化冲突的根源,所以我觉得很多的现象可以探讨一个文化,而文化这个概念它是一个几千年的积累和演进,在某些意义上总是会呈现。我觉得只有在这种对文化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才可以对作为文化现象的美术和美术作品有一些不同的眼光和认识。
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所做的工作,大体上都可以被称为文化评论,为什么五四运动被称为新文化运动,60年代毛泽东发起的革命是文化革命,影响20世纪中国最大的两场革命,一场是新文化运动,一场是文化革命,这两场大的文化运动和革命内在的领悟,和它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深思。从鲁迅的书到陈独秀的美术革命,他们探讨的不是具体的美术的技法、风格和语言,他们探讨的是美术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表征,它在背后涉及到的国民性和人性的问题,所以鲁迅把美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应该从一个民族的艺术去切入有一些相同之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又有一次文化热,和文化大革命以后有所不同,这个文化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中国的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就是在这一场文化热过程中间去生发出来的。
文化评论是今天世界上最受瞩目的一种思想活动,但是49年以后,由于中国思想文化评论基本上中断了,只是80年代才开始恢复,这里面的根源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优越和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重建,一直是挥之不去的。20世纪中国的文化评论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始终把焦点放在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优劣上,比较激进的人偏向西方,比较稳健的人偏向中国文化,因此文化评论变成了文化表态。第二,宏观的趋向。如果我们长期停留在宏观的层面,不进入微观的领域,我们就会抽象。第三,中国文化评论往往是政治评论的伪装,文化评论很容易转化为一种政治立场和表态。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而成。)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