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峰:艺术需要持久的激情和毅力 2012-09-27 10:22:40 来源:雅昌艺术网 点击:
9月26日,“杨树峰30年艺术精神回顾展”在中国北京宋庄新太阳艺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共展出杨树峰30年来的600余作品,作品形式多样性涵盖了油画、雕塑、摄影、素描,更是给观众带来了更多层次的感受。

9月26日,“杨树峰30年艺术精神回顾展”在中国北京宋庄新太阳艺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共展出杨树峰30年来的600余作品,作品形式多样性涵盖了油画、雕塑、摄影、素描,更是给观众带来了更多层次的感受。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界一个例案,是一位现当代艺术家自我人格从形成到发展的一次客观、系统、真实的展示。作者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强调主观的自我感受及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来寻找精神家园、发泄内心的永恒的孤寂。当社会处于某种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时期,这种意识就更加珍贵,它能够平衡人类社会对精神与文明的追求。在每个时期的每幅作品中都不难发现,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创作是容为一体的,艺术家是在场的,因而他的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对当代中国艺坛有着明显的指示性意义。

杨树峰出生于中国东北,少年时期迁移到西北。六岁时自学绘画,1978年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2年毕业后开始从事现当代艺术创作,从观念到思想都深受西方人文主义影响。但一开始他就不肯与中国85时期模仿西方理性绘画的艺术圈同流合污,80年代至今,他一直与中国的主流及非官方的任何艺术势力保持一定的距离,更不向伪传统妥协。杨树峰大学期间深受蒙克、梵高、席勒、毕加索、八大的影响和感动,在其艺术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他从现实到表现、抽象、意象的发展脉络。

在每个时期的每一幅作品中,他都毫无保留地将真、情、爱和人性的能量注入到作品中,因而他的作品无论何时观看都有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在其中。1978年大学期间,他不能忍受学校僵化教条的教学模式,常常逃课一个人去野外写生,创作了多幅小风景画,大部分是一气完成的。1980年,虽然还没毕业,但他已经开始大胆尝试着变形,用内心的感受去画画,其中《校园》(1980年)就代表了他当时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被认为是对学院式、伪传统式最初的首轮攻击之一。于此同时,他还制作了大量草图,并带有强烈的意象和表现色彩的倾向。在作品里,杨树峰准确地捕捉到了80年代中国及人类现代文明里才有的人文心理景观。1982年,他同时完成了两幅具有表现精神的作品《自画像》。1983年完成了自画像形式的作品《梦中青年》。1985年,杨树峰的表现形式逐步成熟,代表作有《四方家园》(1985年)、《丢失的人》(1987年)、《小芳》(1987年)等。1987年后,杨树峰的风格又急转直下,向意象、抽象方面发展,转折期的代表作有《乌鸦》(1987年),成熟期创作了《激情信仰》(1988年)、《生》(1989年)等。80年代末,杨树峰用有形、变形、抽象等不同表现方式阐述他心中生命荒原的人文投射。30年过去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伴随着原创艺术的萧条,那些曾经是85思潮第一批探索者的现代艺术家们,现在却以“当代艺术家”的头衔取代了保守的主流艺术,成为保守主义艺术的卫道士。今天,与主流保守主义进行斗争的独立先锋艺术再次被树立是中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的真正贡献,它更加强调艺术家的独立思考、人文关怀、生命的关注和自我视觉的经验,这理应成为原创艺术家的一种意识,但具备这种意识的当代艺术家在目前的中国少之又少。但愿我们能从杨树峰今后的作品里看到这些,届时为我们能与世界去分享真正的中国原创艺术而感到欣慰。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