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在工作室作画)
在见到郭燕之前,曾对她的形象气质,在脑海中进行过无数次的预演揣测。是因为坊间,无论艺术圈内还是圈外,每当提及她时,人们总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而这赞美又都显得真诚而谦逊,仿佛是在用心地评价一幅艺术品。
但凡与郭燕有过往来之人,总是对她留有各式不同的印象。画家何多苓曾在行文中这样描写:“她笑起来很开朗,但笑容缓缓消失,凝固在一种大理石般的落寞中。……郭燕的内心世界肯定比其外表更朦胧。她反复刻画的男女形象,姿态,服装都很清晰,唯有面孔模糊而刻板,犹如面具一般不可捉摸,如同作者本人,总在我们身边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而在著名艺术批评家梁克刚的印象里,郭燕又是这般柔而韧,“倒是她那种孤傲安静的气质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隐约中能感觉到她安详静谧淡若止水的容颜之下可能隐藏着某种巨大的忧患、情感与能量。”
这些零零落落的侧面描写,并不难使人将这个文字中飘渺的形象归纳为一个词,神秘。是的,神秘而又纯粹,这便是坐在我面前的郭燕了。一袭贴身黑衣的她,像一株安静的植物,言谈间轻语浅笑,似乎有着何多苓所言般的礼貌距离,却并不令人局促与尴尬。直到谈及她生命中最为珍视的绘画与家庭,你能清晰地见到她眼中熠熠闪耀的微光,而这微光源自心底本能的热爱。如是,你便知道了,这所谓的神秘与清淡,正是因为一股通透的纯粹。而这纯粹的一面,无关她的身份,不论她是一位画家时,一位妻子时,还是一位母亲时。
关键词: 纯粹 天赋 晦暗 幸福
郭燕从小出生在陕南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县城,4岁时她画出了人生的第一幅画,这幅用彩色铅笔绘制的图画上,有着一棵苹果树,一个苹果掉下来时正好落到树下一个人的嘴里。这仅仅是孩子随笔的一幅涂鸦一般的作品,却令郭燕的母亲大为惊喜,她兴奋地拿着小郭燕的画给邻居们分享。或许正是当时来自于母亲极大的肯定,才在小小的郭燕心中根植下对于绘画自信的种子,令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
往后的人生经历,直到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似乎并未有太大的波折,一路顺风顺水。而如果要说在情感上经历过的最大低谷,恐怕便是大学毕业几年双亲的相继离世。不知是否因着当时失去至亲那刻骨铭心的疼痛,以至在郭燕现在的作品中,无论是深沉晦暗的紫灰色城市,或是橘色天空下牵手明媚奔跑的男女,总会让人似有若无地飘散着一缕缕挥之不去的末世情绪。
在失去挚爱母亲的第二年,郭燕在自己的生日当天,认识了生命中的另一位守护神,她的丈夫,一切都象命中注定!言谈间,郭燕每当提及自己的家庭时,总是情不自禁流露出一种安宁的幸福感。她坦承十分幸运遇到现在的爱人,他悉心地呵护着郭燕,不给她任何生活的压力和要求,支持她为了梦想而做一位画家。这条路很艰难,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太多的压力与未知,但无论她的低谷、迷茫或是喜悦,丈夫总是那个给她宽厚肩膀与真诚包容的人。
关键词:沉浸 充实 勤奋 谦虚
在最为平常的一天中,郭燕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画室。即使不画画的时候,她也喜欢待在画室里不出来。比起与人交流闲谈,她更喜欢全身心沉浸在绘画中的充实感。
很多年前,从好友邱光平一次偶然看到郭燕的几幅小作品,惊叹于她的天赋,并鼓励她做职业艺术家,她从此进入了成都的艺术圈,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从2005年她卖掉有生以来第一幅油画作品《紫色印象系列3号》,2008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0年被上海张江美术馆邀请做个展,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国内外的艺术基金会的关注,2011年8月受美国思班艺术基金会邀请在落杉矶做个展,2012年10月6日受著名策展人沈其斌之邀,在杭州天仁合艺艺术中心参加中国新绘画系列个展,现在她的装置作品也常受邀参加国内外各项重要的展览……郭燕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取得这样的飞跃,这与她的勤奋忘我不无关系。但她却只是谦虚的笑,说自己只是得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叫做艺术,当你喜欢它的时候,你已经无法治愈了。
记者:你是如何来定义自己的绘画风格的?绘画是你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吗?
郭燕:回顾以前大师们的作品,从单纯的绘画语言来讲,已是应有尽有不可能会有太大的突破,但以表现思想和独特的内心世界这个层面来讲,绘画却有无穷无尽的空间创造,架上绘画还是有无可替代的魅力,我的作品画的表现而写意,色彩主观,作品表现对现实无奈的内心影射。城里的钢铁丛林、睡梦中的人们回游和漂浮在现实和理想之中,黑暗孤岛上燃烧的大树,总是蕴含着我内心巨大的情绪和张力!这是一个隐秘复杂的内心世界,我只是通过绘画来表达。
记者:你的作品总是在表现着人与社会、两性之间的关系,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社会关系的?
郭燕:我的绘画作品表达我每个阶段关心的主题,绘画是思想工具的呈现,每件作品都是我思考的成果。我的作品大多都是围绕着乌托邦世界的一个描述,不同之处《浮》和《飘》系列,我主要表现人与人,人与城市的那种既疏离又相互依附的矛盾关系,既现实又无奈!我个人是反城市化的,城市的高度集中让人压抑,让人容易迷失自我!而《菩提》系列中我没有刻意描绘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而刻画的是一个更理想,更虚无的精神世界,更乌托邦!菩提也成了我个人修为的一种隐喻。近期我在创作的架上绘画,自然而然的有些变化,色彩上进入了我个人的绿色时期。同时在做一些装置作品《悬浮的物质》《他们的外套》等,材料是透明的水晶树脂,钥匙和过期作废的身份碎片,过期的银行卡等,总之,我的作品都是我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影射。
(郭燕油画作品《浮2号》)
记者:你和你的作品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选择用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而不是其他?
郭燕:绘画不是我生命的全部,但却像我体内的血液一样无处不在,它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从小的梦想。虽然艺术表现方式是多样的,但我个人更偏爱架上绘画,它比起装置影像等相对更容易驾驭,喜欢绘画,没有原因!我不想放弃绘画,但如果现实所迫,到无路可走的绝境,我想生存才是第一位,能生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艺术在现实中显得太奢侈,曾经大学毕业时我都觉得做艺术是遥不可及而伤感的梦,现在我才稳稳地抓住了它,觉得和自己曾经从小一起画画的伙伴们相比,我还是很幸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已是很满足,所以我要珍惜,要感恩!
记者:你是如何理解国内所谓的“当代绘画”?你认为与传统绘画相比,这样的艺术形式存在什么问题?
郭燕:中国当下的当代绘画,让我感觉到太多的符号化和潮流化。个人创新少,很多作品与艺术家个体内心无关,似乎一切都显得太快太随意!艺术本身应该是自由地创造和探索,表现它独特的精神世界。以个性化的东西来打动别人,其价值使人摆脱固有观念和既定的审美,而现在很多人在艺术江湖里行走,但骨子里似乎并不是真正的热爱艺术,所以表现出来的是空洞,与精神和灵魂无关,没有自我!艺术应该让人的内心更自由、更真实。我希望自己不会盲目的随波逐流,不被现实所束缚,我相信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真正的坚守自我。艺术也是思想的武器,艺术家也必须拥有超越存在的雄心。
记者:你的作品是否充分表达了你的思想和观点?会对自己的创作比较刻薄吗?
郭燕:我想这个问题观者回答更有说服力。虽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打动别人,能充分的表达我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但是我对自己的作品很难满意,这么多年,画了太多的画,我觉得废品也很多,满意的很少,我经常毁掉以前的不满意的作品。但又停不下创作的冲动,就像是患上了强迫症一样,绘画有时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支镇静剂,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让我仿佛进入另一个虚拟的世界,我喜欢这种感觉和创作过程,它带给我的满足是无法替代的,这种快乐有时是一种高级的痛苦熬出来的,所以我也有时对朋友讲:“艺术是一种病,当你喜欢它的时候,你已经无法治愈了!”
记者:你认为绘画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你理想中的中国新绘画呢?
郭燕:我想未来绘画,无疑会多元化,反潮流化发展!我理想的中国新绘画,应该是表现人类独特精神世界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会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记者: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绘画?你的绘画和传统有传承吗?
郭燕:中国的传统绘画,有固定的审美情趣,很唯美。人文气息很浓,表达方式是隐秘的。我的绘画作品和传统绘画是有联系的,这是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囚徒,没有孤立存在的可能。
记者:你认为自己的绘画在中国美术史的上下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觉得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郭燕:我想人是时代环境的产物,虽然我从小就看有关美术史的书籍,更是喜欢研究我崇拜的大师,但从来没认真想过自己的作品在美术史中的关系,似乎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今天,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推动整个艺术史的作用,研究个人作品除了研究艺术家本人,也要将他放进正在发生的大的文化历史系统,而不仅仅在美术史中。我想历史自有客观定论吧!我觉得自己是在艺术世界里修行的人,艺术是心灵的救赎。所以前两年作品命名为《菩提》,菩提是佛教里的圣树,佛教以为内心须悟才是人生终极的自由,绘画是我内心修炼的途径,表现的是我的精神图像,像我信仰的宗教一样,我会专注于我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上,保持创作的自由和独立性,毕竟时间是宝贵的。
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今的绘画市场?你对艺术金融化的趋势持什么样的态度?
郭燕:我觉得今天的绘画市场感觉生机勃勃又鱼目混杂,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艺术品金融化是大的趋势,这似乎已势不可挡,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分不开,我想我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好每一件作品,保持创作的独立性,这样我的作品才可能会有价值。
记者:你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你是如何把握这样的品质的?
郭燕:最重要的是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保持灵魂与意志的独立性,艺术对于艺术家而言,本来就应当是一种信仰,否则无法继续。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矛盾煎熬的成果,即兴的创作和理性的分析,总是很难把握,有时想得太多激情被消耗和质疑,就会停止不前,总之,我会尊重自己的内心,真实的表达自我!
记者:你认为艺术批评的存在是必要的吗?你是否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批评?
郭燕:没有批判就没有思考和进步,但过度的阐释又会对艺术造成伤害,理性的分析是必要的。我在画画时间之余,喜欢看些画册、读画,也会看些艺术批评的文章,我想这也是反思的过程,也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艺术,参加一些艺术作品研讨会,知识的积累是一种力量!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