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波是位(电脑)狂热者。从九十年代初他购置第一台苹果(Macintosh)电脑和合成器开始,甚至更早,冯就倾心于高科技的各个领域。至今他依然对高科技的速度及功能的迅猛发展深表折服。虽然他一贯在新设备购置方面打头阵,但这并不妨碍他收藏早期的玩具,电脑游戏和录音录像仪器以寄托对80年代青春期的回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决定今后要做什么。 他的另一钟爱直至近期才借助他的作品显露出来,那就是中国最传统最古典的本土艺术:水墨画,特别是书法。冯作为一个高科技的追随者的同时渴求古典的平静,简捷和含蓄;作为一个传统主义者的同时被电脑游戏的炫耀,刺激和无内疚的暴力所吸引。
冯梦波,不太晚,2010,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冯梦波在他的《不太晚》展览中避免了古典和新科技的冲突,或者说至少避免了两者的对峙。这个展览分两个部分分别在北京和纽约前波画廊展出:一个是投影在墙上的三联移动影像,另一个是与之相关的布面和纸上作品。这是即2009年在伦敦V&A美术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和2010年在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不太晚》之后的延伸。这两个前任展览没有布面和纸上作品。初看上去大屏幕上徐徐展开的抽象场景似乎与冯一贯的影像作品没有联系,但近一步观察揭示了屏幕上的人物造型继承了观众所熟悉的以往作品中的形象,比如Q, Q4U和A-Q。《不太晚》中连续变换的影像,无论色彩是浅淡还是华丽,构图是简单还是复杂,第一次使细心的观众不仅联想到中国书法, 同时也领悟到了西方抽象艺术的丰富:从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到杰克逊·勃洛克(Jackson Pollock),到弗朗茨·克莱恩(Franz Kline)。
冯梦波自己也承认,他踏入了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新领域。改编了的程序所输出的成品已经不再是粉饰暴躁情绪的高难度电脑游戏,而更像是书法和抽象艺术巨作。虽然这个创作方向是冯的初衷,但结果还是出乎他的意料。“画面记录了千变万化的动作状态。但是你知道这些都是过去时;它们都已经发生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作品是抽象的。”1
冯梦波接触中国传统艺术最早是在1981年,当他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装潢系做学生时学习书法,花鸟和山水画。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期,当他沉浸于电脑及电脑游戏的时候,传统艺术被暂时放下了。对书法兴趣的复燃是在2005年和2006年创作《行书:GPS书法计划》的时候。冯描述: “第一部分是在北京驾车完成的,逻辑是先在电子地图软件上研究汉字字形,标下路点形成路径,然后遵循GPS人声导航驾驶,同时用另一台GPS设备记录下真实的路径;第二部分是在布里斯班驾机动船。”2工程量更大的是两组用布赖斯(Bryce)软件创作的大型中国山水画 《乱码:山水》(汉雅轩, 香港, 2007)和《西游记》(沪申画廊, 上海,2010)。用非传统的技术和材料创作的当代水墨画的结果是一种奇特而有效的巧合:实在的形体和清晰的空间定义, 加上电脑合成的色彩,都与传统水墨画独特的笔触层次,水墨稀释和色调平淡形成鲜明的对比。
冯梦波,乱码山水之WCSS2008XL01,2008,布上混合媒介,鲁道夫美术馆,布拉格
在过去的五年里,冯开始在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子媒体中探索绘画的多元性并收获累累。他当初在成为职业艺术家时放弃了绘画,如今他却在自我中重新寻找沉默了20年的画家。这个潜移默化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来。
首先是在《Q2008》里,一个关于行为绘画以人物造型为主的互动游戏。当裸体的女性滑过空间时,抽象的笔触从动态中浮现出来。但作品还是以强调人物为中心。动态可以通过连续定向排列来捕捉,这个技术可以追溯到艾替安·朱斯·玛瑞(Etienne-Jules Marey ) 的早期摄影实验。他在1882年发明的联动摄像机一秒钟可以捕获十二格连续的画面。玛瑞对描绘动态的探索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一批志趣相投的艺术家,比如 贾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 《被拴住的狗》1914) 和杜尚(Marcel Duchamp,《走下楼梯的裸体》1912)。冯在2009年创作的《一比特》系列也体现他对绘画的探索:首先在电脑里把以《芥子园画谱》为基础的人物和文字缩减到几乎无法认读的一比特清晰度,然后再把扁平的图像丝网印刷到做旧的银箔上,给人一种古典,静止和永恒的感觉。冯谈及这个系列时解释:“《一比特》的书法部分,我是反复估量了极少化的程度,应该说加减一点都不行了。放下观念不说,从美学而言,书法尤其是极简的,特别是很多杰作都是靠碑帖流传的,我的《一比特》其实主要的灵感就是碑帖。”3
《不太晚》带给观众理想世界的一个瞬息:在那里非物质的电子世界和较为传统的绘画书写方式之间没有界限。我在文章一开始提到冯是个电脑迷,他对知识的好奇和对特别领域的收藏爱好促使他不断开创新途径。就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无法循规蹈矩。如今,绘画使他夜不能眠。显然,他不会放弃能带给一个有复古意识的现代文人画家立杆见影的快感的新科技。但是通过《不太晚》,他的智慧发展已达到一种平衡:他的创作是在新和旧,传统主义的冯梦波和标新立异,在样板戏和电子游戏的主人公中找乐趣的冯梦波之间产生。
《不太晚》的概念是来自《 雷神之锤3》,但已经被改编得几乎面目全非。4运用他自己编制的程序,冯使得每一个视觉成分——斗士,武器和子弹穿梭线路的速度减缓直至运动过程被分解成几乎抽象的图像。游戏中的夸张和雄悍被略去,留下的是抽象形体之间的动态联系,似乎跟书法毫不相干。
谁能想到从《 雷神之锤3》的杂耍戏剧里汲取出由中国传统古琴音乐和亢奋的“新裤子”庞克乐为配音的引人入胜的慢镜头录像(标题《不太晚》出自庞克乐队“新裤子”2008年的专辑《野人也有爱》)以及一系列布面和纸上作品,奇妙地与西方抽象艺术的百年史交相辉映?不必一一列举直接的影响,《不太晚》显然栖身于一个悠久的传统之中;这个传统就是艺术家试图以多元的方式创作既有意义又抽象的艺术。
抽象艺术中一个频繁的主题是色彩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早期的资料已不多见,但是托马斯·维福瑞德(Thomas Wilfred, 1889-1968)的《灯光仪》(Lumia, 动态色彩投影)仍保存至今。 维福瑞德在1921年发明了色彩投影仪(Clavilux, 用来投放灯光色彩的管风琴式仪器)。起初是在公共空间展示,而后为了方便私家收藏,这个抽象的组装被压缩安装到小盒子里,类似与早期的家庭电视。维福瑞德相信,“光是艺术家唯一的表达媒体。他必须用视觉方式去塑造光,好比雕塑家塑造泥土。他必须在他的作品中添加颜色和动态。动态——时间元素——使艺术家成为空间里的动作设计师。”5起先,维福瑞德以为应当把流动的光与声音衬托在一起,但是后来他总结到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此,他坚持《灯光仪》在静音中表演。最终, 维福瑞德的艺术因为与同时代的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紧密关系而获得新的定位,致使他的作品在纽约的现代美术馆里有了一席之地。1951年他与杰克逊· 勃洛克 (Jackson Pollock),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和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一起参加了影响深远的展览《十五个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