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翌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艺术表现的手法与样式,但是相对而言,1990年代之前,他更多地创作油画作品。1990年代开始,一系列摄影作品开始出现,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装置,当然,正如前文所引述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忘记他那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制造事件”,比如,那调侃了整个艺术圈的《表格与证书》。事实上,这些事件深入地揭示了当时人们生活中、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中那些被人无视而又敏感的点,就好像背后那块自己的手够不着的痒痒。
1985年前后,耿建翌以他一系列油画作品开始获得艺术圈内的声誉。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作品自身具有的简洁而洗练的画面气质,以及他将西方现代主义式的绘画语言与一种具有时代感的中国“表情”相结合的天赋,这使得耿建翌及其“笑脸”成为了后来影响深远的玩世现实主义的先声。另一方面则由于他所参与的这个事件,即由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郑胜天组织的“85新空间”展览,以及围绕这个展览展开的批判、抗诉、声援与讨论,构成了中国前卫艺术发展图景中,前卫与保守拉锯与对抗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一事件的热议也使得耿建翌被推向了运动的前列,当然了,他并仅仅不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
人脸和肖像是耿建翌早期创作中最主要的识别特征,也象征了他对于人的微妙的感知力的持续关注。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光环最多的无疑是《第二状态》。作为被认定的玩世现实主义的滥觞之作。对于这件作品的解读已经连篇累牍,本文无意就此做过多的展开,唯一需要提醒的是,在当时的语境下考察这件作品,其关键在于,体会在当时的社会气氛下皮相与心相、表情与心情之间的微妙差异。尤其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功之后,一种面对思想解放、经济搞活、生活富足之后集体的喜悦表情,幸福的欢笑已经成为官方的历史图景。而与之相伴的,随着思想解放而带来的思想、观念、知识的多元与混乱,新旧观念的冲突以及社会结构的打破与重组,分配方式的变化、新的不公正的产生以及对此的反抗,则使得人的情绪变得不安而躁动,部分人的参与,与更多人的旁观,这种旁观与谨慎、或者说保守最终转化为一种对新事物的嘲笑,而这种嘲笑又与少部分参与者对于旁观者“无知”的嘲笑相呼应,于是笑脸,甚至是狂笑的表情就成为了一种尖锐的共同表达。而这种情绪的积淀要远远早于1989年。由此,我们今天再来重新回视那些广受质疑的政治波普与玩世现实主义作品时,也需要排除掉那种简单地将其归为对于1989年的政治事件之后,社会政治图景的机械对应的思维模式,需要看到它首先是扎根于对一种共同的心理认知的把握,而不是对于一种标签式的中国图式卖弄。这有助于我们将其与流毒艺术市场、谄媚海外买家的跟风者区别开来,事实上,正是后者将这一潮流逐渐送入了坟墓。
然而,耿建翌并没有在纯粹的画家的道路上逗留太久,正如他并没有在充斥着名利场气息的北京逗留的太久一样。也许是看到了一味停留于符号化的肖像画潜在的风险,抑或是对于探索艺术形式边界的迷恋,耿建翌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转向了摄影及与之相关的观念作品的创作。这一阶段的早期,艺术家更倾向于创作利用照片为素材的带有文献性的综合材料作品,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他是谁》,最终便是以这种综合了照片与文字的拼贴形式呈现的,与此类似的还有创作于1994年的《身份证明》。这一系列的作品创作于1992年南巡讲话后不久,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蓬勃开展,伴随着经济的搞活,原来全盘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被打破、人力资源随着生产资源流动的现象开始出现,原来完善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开始破裂,出现多元化的样貌。于是,原有的社会身份伴随着身份证明一起逐渐走进历史。而《身份证明》,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了对于人的社会身份认定的多样性与模糊性。这一类作品在视觉经验上总的来说还是继承了1980年代前卫艺术的风格,观念敏锐而形式粗糙,更有一种原生态的意味。
另一件作品《婚姻法》可以说开创了耿建翌“图书文字”系列的转折性的标志。这一作品延续了《表格与证书》《他是谁》等以来的“制造事件”的思路,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室里找了三十个人来测试他们对当时实施的婚姻法的知识。这部1952年第一次出台的法律明显反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现状,女性在这部法律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然而这又逐渐开始与当时变化中的中国国情出现了距离,尤其是文字措辞所包含的时代气息已经有所脱节。所以当耿建翌把法律条文中重要的词组擦去,而让“参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时,结果无疑是怪异的。2011年新的婚姻法再次颁布,其中某些修改的条文在媒体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该说,今天便捷的咨询使得人去了解一件事物变得十分便捷,然而如果今天重新进行一次耿建翌十几年前创作的作品,其效果将依然令人期待。
《婚姻法》将耿建翌的兴趣转向了文本,事实上,文字依赖于文本产生意义的复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某种隐喻,与此同时,文本还象征着某种对信息的确认与权力。《怎一个“”字了得》是将一本书中除了助词“的”之外所有的文字抹去而成,暗示着对于主体内容缺失之后的文本关系的“解构”。将书本还原为原始的纸本,将阅读还原为观看,从而消解文字、知识背后的关系,是这一系列的基本思路。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