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的这种山水风貌是独特的,也是奇幻的。他在北派山水的阳刚中觅到了魂魄,又在南宗阴柔的峰峦间觅到了诗情,因而,他的作品并非一味讲求崇高,也绝非一味强调研细,而是将两者进行了融合、拓展与创造。所以,这些山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山水图式,它将北方山水的气质加以保留的同时,摆脱了北方山水一味强调的雄奇、峭拔;在表现江南情愫时也不囿于它的纤弱,而是用南方山水的婉美表达了另一种柔性的灵动。所以,在王晓峰的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山水气魄是宏大的,但却没有了那种表现手法上的“硬”度,而是被一种柔软的诗意所统筹,所以说,在这种复合结构的意境中,既倾淌着一种诗性的俊丽、飘逸,但同时又被一种更为强烈的地域感受所主导:一种来自于北方山水的沉郁与苍茫。
善于运用色彩进行主题表现是王晓峰的特色。他善于将色彩的装饰性元素融入于山水主题的表现中,不仅契合了画面意象,同时,也提升了画面纯美、沉郁的审美情境,准确地表达出色彩对于山水特质的刻画与本质凸显,将所描绘的主题与背景氛围的展现统一于完整的语境中。
王晓峰的山水作品不是模式化的,他既能描绘细致工整、繁杂微妙的山水主题,同时,也能利用笔墨的本体语言进行创新,融合写意元素的风格特征。他充分利用了色与墨的对衬、互补与冲染,将它们完整地交融在一起,墨中含色,色中蕴墨,以情绪般的体验,捉取住了一份雾气萦绕的空朦,开拓出一个浪漫深沉,极富想象的物象空间。
王晓峰的山水并不局限于对某一特定景观的反复表现,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时,依据客体本身,表现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与往复。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言:“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在王晓峰的画面中,他总能针对不同时节的变化,进行具体的描绘。因而在把握住不同季节的意境时,进而体现出不同的自然属性与客体特质。因为画面中没有人的踪迹,王晓峰的作品总有一种明显的风格特征,一种渗化于画面中的冷寂、疏寒与旷落的情绪弥散。
需要指出的是,在王晓峰的山水作品中,他所选择的景致带有了历史感的痕迹,有一种生命的持重感与力量。他不去关注风花雪月的往昔,只是将画面停留并定格在那些真正能打动人的,给人以震撼的意境中,他一直倾力探索表现的是山的沧桑与浑厚,而不是凄凉与悲壮,因而,他笔下的山水少了一分苦涩的经营,多了一分情感的执守,他用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土的热爱,执着地付出,用厚重的生命力深化了作品的艺术情思与内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