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与文化,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但是在发展文化之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拆解地产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对峙?曾有人谓:“97”回归后,香港只剩下两个产业,金融业与地产业。地产成为了香港的新封建主义代表。各行各业都在地产霸权的缝隙中找寻生存之机。政府在面对地产霸权时,是站在地产商的一方,从“活化工厦”计划中便可见一二。
在“97”回归后,大量工业北移,那些见证香港曾经辉煌的工业大厦纷纷面临空置的命运。因此在没有政策协助下,香港文艺工作者自行“活化”,把原来工业北移以后的工厦空置率重新填满,包括视艺为主的“伙炭”、以音乐为主的官塘和以剧场为主的新蒲岗。但是这些行为在政府的眼中,都属于违法行为。
因此2009年,香港政府成立了“创意办公室”,并于施政报告提出扶植六大产业的政策,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然而与此同步的却不是推出更多廉价土地、照顾和培育文艺工作者。而是向地产商和业主提供税务优惠与行政方便,加促工业大厦升值成为商贸大厦以至酒店的“活化工业大厦新政策”。据资料显示,当年香港工业用地已由80年代末期约800公顷,大幅下降至现在的300百公顷,各区工业楼宇交投活跃,累积升幅。2008年工厦的空置率6.5%,同期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8.4% 。
但当时的香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在推销政策时,只着重强调工业北移对显示在生产总值的影响(由80年代高峰期超过20%,至2008年的2.5%),因而要进一步缩减较住宅、写字楼与商贸用途廉宜的工厦楼面。并再次重申各种在工厦内公众开放的创意工业用途(包括演艺排演场地,画廊和展览空间为主)为“非法用途”,强调改装后的工厦更适合文化创意工业发展。而这些已在工厦内成为“既成事实”的文艺工作者群起反对,游行抗议。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庆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活化工厦,是赶绝艺术家的。许多本土艺术家在2003年“非典”期间,趁着楼价低迷开始租用一些较大的空间作为工作室。但是政府此举,将一些工厦翻新租给艺术家,将这里变成一个艺术区。但是经过翻新后的空间价格依旧高昂。不仅吓退了艺术家,而且周边的居民看到这样的地方反而不敢走进去。好像将这个地方变成了动物园一样,大众看艺术家就是“看,这个是画家”“这个是雕塑家”,十分怪异。曾经参与抗议的香港年轻艺术家周俊辉表示,至今其实火炭做展览室也是不合法的,当中涉及土地问题、消防问题。只不过全部官员,这么多个部门,他都会跟我们说“你别出声,我们现在是只眼开只眼闭,你一吵我们就不可能执法了。”不可能改变其面目了,只能由他(火炭)继续违法下去。
香港最有名的作词人林夕曾经谈到自己创作时如何把握商业与文艺的关系:“我就好像扮演一只披着狼皮的羊,我披着看似凶狠的狼皮,就能够在森林里面生存,但是我的内心还是一只纯良的羔羊,希望给这个残酷世界里带来一些慈悲的观念。”现在香港一些商业机构似乎希望弱化“大口吃钞票的狼”的集体图腾,与“羊”进行后天混血,试图将商业与文艺搅拌混合成不功利、不做作的全新比例,输出商品更输出文化艺术,甚至价值观与人生观。但是这样的过程,其实也是跟香港政府多年来的文化政策一致,利用艺术作为工具,粉饰太平。
或者正如胡恩威所说,在其他城市谈文化艺术是正常的事,但香港就是有些不正常才会谈文化。可能香港要真的开始谈文化,是要等到经济衰退之时。
【编辑:江兵】